火锅的余温仿佛还熨帖在肠胃里,连带着那份热闹欢腾的劲儿,一起融入了接下来一周的生活节奏中。校园里的日子,就像秋日的天空,愈发高远清澈,少了几分燥热,多了几分从容。期中考试早已是过去式,文体比赛的喧嚣也沉淀为记忆中的亮点,高二的学习生活,在经历了几番波澜后,终于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缓的航道。
教室后排的角落,依旧是课间最活跃的地带。只是话题不再像之前那样,高度集中在某件具体的大事上,而是变得更加琐碎,更加生活化,像秋日阳光下飘散的蒲公英种子,轻盈而自在。
“哎,你们发现没,食堂门口那棵大银杏树,叶子都快掉光了。”许年趴在窗台上,望着外面,忽然冒出一句。金黄的银杏叶铺了一地,像给水泥地铺了层松软的地毯。
“是啊,秋天都快过完了。”刘夏接话,顺手把一本做完的物理练习册塞进书包,“感觉今年秋天好像特别短,还没怎么觉着,就快入冬了。”
张鹏正对着他那本宝贝笔记本写写画画,闻言抬起头,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一脸严肃地加入讨论:“秋主收敛,万物收藏。这个时候,最适合温补。我家店里最近推出了几款新的药膳火锅,加了黄芪、枸杞什么的,特别适合这个季节,回头请大家去尝尝鲜,提提意见?”
陈浩一听“火锅”两个字,眼睛就亮了,憨憨地点头:“好啊好啊!鹏哥,啥时候?”
婉宁正在和王珂分享一本新买的散文集,听到他们的对话,忍不住笑着摇头:“你们啊,三句话不离吃。不过,张鹏说得也有道理,天气确实凉了,大家都要注意保暖,别感冒了。”说着,她下意识地拢了拢外套的领子。
王珂轻声附和:“嗯,我妈妈昨天也让我把厚被子拿出来了。”她的目光掠过窗外凋零的银杏,又悄悄落在常明身上。他正安静地看着一本厚厚的《芥子园画谱》,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临摹着书上的线条,侧脸在秋日的光线下显得格外专注柔和。自从上次一起画了那幅《青春赛场》后,王珂觉得和常明之间那种因绘画而产生的无声交流,似乎更频繁了。
常明似乎感受到目光,抬起头,正好对上王珂还没来得及移开的视线。他微微怔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扬了扬手中的画谱:“这本画谱里的山石皴法讲得很细,挺有意思的。”
王珂的脸颊微热,连忙点头:“是……是啊,芥子园画谱是经典。”
许年看到这细微的互动,用胳膊肘撞了一下刘夏,挤眉弄眼,被刘夏没好气地瞪了回去。张鹏则嘿嘿一笑,在本子上又记了笔什么,美其名曰“观察记录”。
这种平淡琐碎的日常,构成了他们秋日生活的主旋律。学习依旧是重心,但不再是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巨石。下午的自习课,五人小组依旧会聚在一起。
“婉宁,这道化学平衡的题目,你帮我看看这个平衡常数的计算对不对?”刘夏拿着习题册凑过去。
婉宁仔细看了看,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这里,你代入浓度的时候,有个系数忘了平方了……”
旁边,许年正对着一道英语完形填空抓耳挠腮,张鹏凑过去,指着其中一个选项:“年哥,你看这个空,前面是‘although’,表示转折,后面肯定不能选顺承意思的词啊,得选个带点儿对立意味的。”
“哟呵!鹏鹏,可以啊!英语有长进!”许年惊讶地拍了他一下。
张鹏得意地一扬下巴:“那是!咱现在也是要考大学的人,不能拖后腿不是?再说了,研究菜谱也得看懂英文调料说明啊!”
他的话引来一阵低笑。陈浩则在婉宁的督促下,老老实实地背诵文言文,虽然依旧磕磕巴巴,但态度极其认真。常明偶尔会放下画谱,加入讨论,他的思路清晰,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王珂大多时候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自己的见解,总是很到位。
这种互助学习的氛围,平和而有效。没有激烈的竞争,只有共同的进步。他们就像几棵并肩生长的树,在秋日的阳光下,各自吸收养分,又彼此投下荫蔽。
周末,去常明家聚会几乎成了固定项目。这个周六,张鹏没有研究新火锅底料,而是神秘兮兮地抱来了一个小纸箱。
“各位!今天咱们不研究吃的,研究点好玩的!”他打开纸箱,里面是几个透明的塑料盒,装着五颜六色的、像橡皮泥一样的东西,还有各种小模具、刻刀等工具。
“这是……橡皮泥?”许年好奇地拿起一盒。
“什么橡皮泥!这叫超轻粘土!”张鹏纠正道,“可塑性特别强,干了以后会变硬,可以做成各种小摆件。我想着,老是吃吃喝喝也没意思,咱们可以动手做点小玩意儿,放在笔筒边上,或者当礼物送人都行。”
这个新提议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这个好玩!比画画简单!”许年跃跃欲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请大家收藏:(m.2yq.org)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