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指间流沙,越是紧握,流逝得越快。黑板一角的倒计时数字无情地跳动着,将“百日誓师”远远甩在身后,向着两位数、甚至更小的数字逼近。高三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又仿佛在一种极致的压抑中无声沸腾。每个人都被裹挟在巨大的、名为“高考”的洪流中,拼命向前游,不敢有片刻喘息。试卷雪片般落下,模拟考的排名牵动着每一根敏感的神经,办公室里永远挤满了问问题的学生,走廊里奔跑的身影都带着风。
在这片近乎白热化的战场上,常明和李媛的“战略同盟”关系愈发稳固。他们是老师眼中无可挑剔的优等生典范,是同学们暗自羡慕又追赶不上的“学神”组合。课间的讨论愈发高效,放学的同行愈发默契,他们总能精准地抓住对方思维的闪光点,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彼此的疏漏。这种智力上的琴瑟和鸣,让他们在残酷的竞争中仿佛拥有了一艘坚固的快艇,彼此支撑,破浪前行。
然而,李媛渐渐感觉到,在这份令人安心的默契之下,似乎横亘着一道无形的、却异常坚韧的墙。常明待她一如既往地温和、尊重,甚至可以说体贴入微——他会记得她不喜欢喝太烫的水,会在她蹙眉思考时递过正确的参考书,会在雨天共撑一把伞时不动声色地将伞倾向她那一侧。但他从未越过雷池半步。他的眼神清澈见底,欣赏、信任、甚至依赖都有,唯独缺少了那种她隐隐期待的、属于男女之间的悸动与热切。他就像一个最完美的同行者,却始终保持着一步之遥的距离。
李媛是谁?她是那个敢在混混面前挺身而出保护弱小的女孩,是那个目标明确、执行力超强的准律师,是那个信奉“想要就去争取”的、内心骄傲而炽烈的灵魂。她不喜欢猜测,更不喜欢被动等待。在她的人生信条里,清晰和直接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尊重。
一个周五的傍晚,最后一次模拟考的成绩刚刚公布,他们又一次毫无悬念地占据了年级前列。放学后,两人像往常一样并肩走在回常明家(他需要取一本李媛想借的参考书)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春日傍晚特有的、温暖而躁动的气息。
走到那段相对安静的林荫道时,李媛忽然停下了脚步。她转过身,正面朝向常明,抬起头,目光清澈而直接,没有任何迂回和铺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常明。”
常明微微一怔,停下脚步,有些疑惑地看向她:“嗯?”
“我喜欢你。”李媛直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不是同学之间的欣赏,也不是朋友之间的喜欢。是想要和你在一起的那种喜欢。”
她的告白来得如此突然,又如此坦荡,像一道毫无预兆却无比明亮的阳光,骤然刺破了两人之间那层心照不宣的薄纱。
常明整个人僵住了。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结。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骤然失控的心跳声,猛烈地撞击着胸腔,带来一阵细微而尖锐的刺痛。李媛的目光太炽热,太真诚,像一面镜子,照得他无所遁形。他几乎能感受到那份真挚情感的温度,灼热得烫人。有一瞬间,巨大的、几乎要将他淹没的喜悦和冲动几乎要脱口而出。
但下一秒,冰冷的现实如同兜头浇下的冰水,瞬间熄灭了那点刚刚燃起的火星。心脏的抽痛提醒着他那个残酷的秘密,那个悬在他未来之上的、巨大的、无法言说的阴影。他凭什么去接受这样一份美好而沉重的感情?他连自己的明天都无法保证,又如何能承诺给别人一个未来?他不能那么自私,将她拖入一个注定充满不确定和痛苦的漩涡。
他猛地别开视线,不敢再看她灼人的眼睛,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得几乎不像他自己的:“对…对不起,李媛。我…我不能接受。”
他的拒绝来得同样突然,生硬,甚至带着一丝狼狈的仓促。
李媛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但她并没有露出预料中的受伤或尴尬。她的目光反而更加锐利,像要穿透他试图筑起的防御工事:“为什么?常明,告诉我原因。我不相信你对我完全没有感觉。我们之间的默契,你对我的照顾,难道都是我的错觉吗?”她的语气里没有质问,只有一种执着的、寻求真相的坚定。
原因?那个深埋心底、日夜折磨他的原因,他怎么能说出口?难道要告诉她,他这颗心脏可能随时会罢工,他的未来一片灰暗?他做不到。他只能构筑起更坚固的壁垒,用冷漠来保护她,也保护自己那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心。
他强迫自己抬起头,迎上她的目光,眼神里努力装出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和疏离:“你很好,李媛。但我们…可能更适合做朋友,做战友。我现在…只想专心高考,没有心思想别的。对不起。”
说完,他几乎是落荒而逃般地移开目光,脚步有些凌乱地向前走去:“那本参考书…我明天带给你吧。我先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请大家收藏:(m.2yq.org)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