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刚靠稳,林晚意就带着官员们登了上来。她握住阿木的手,又拍了拍古丽雅的肩膀,最后指着小石头手里的画夹笑:“我就知道你没偷懒,快把画给我看看!”小石头连忙献上画夹,林大人一页页翻看,不时点头:“这南洋的船型得记下来,水师正缺这样的图纸;还有这东非的耕作方式,让农部的人抄一份去研究。”
人群簇拥着他们往城里走,街道两旁挂满了灯笼,百姓们踮脚张望,孩子们追着队伍跑,嘴里喊着“欢迎回来”。小石头被这阵仗吓得躲在阿木身后,却被林大人拉到身前:“这位是小石头,一路画下了海丝的见闻,将来要编入《海国图志》呢!”百姓们的掌声让小石头红了脸,手里的画夹抱得更紧了。
回到府邸,古丽雅第一件事就是去绣坊。姐妹们早已等在那里,看见她手里的“海丝纹”布料,都围了上来。“这颜色太好看了!”“牡丹缠海浪,这想法绝了!”古丽雅笑着打开包袱,把南洋的染料、东非的丝线分给大家:“咱们试试把这些材料混着用,说不定能绣出更特别的花样。”
阿木则带着种子直奔农部。张老伯早已带着农匠等在试验田,看见番薯块根眼睛都亮了:“这东西真能亩产千斤?”阿木蹲下身,亲手把块根埋进土里:“长老说只要水土合适就行,咱们多试几种方法。”他又拿出玉米种子,“这个要种在向阳的坡地,据说能长到一人高。”张老伯捋着胡须笑:“好小子,带回来的比黄金还金贵!”
夜里,长安的灯火连成一片星海。阿木、古丽雅、小石头坐在府邸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圆月,桌上摆着李婶送来的桂花糕,还有从南洋带回的椰子糖。
“你们说,以后会不会有更多船去海的那边?”小石头咬着椰子糖问,含糊不清地补充,“我想再跟着去,画下更多地方。”
古丽雅笑着点头:“肯定会的。等我们把新绣品推广开,说不定外国的商人会主动来换呢。”
阿木望着月亮,手里摩挲着那本记满了见闻的账册:“林大人说,要在泉州、广州设‘市舶司’,专门管理海贸。将来,不仅是我们出去,还要让更多人进来,看看长安的样子。”
正说着,墙外传来孩子们的歌声,是古丽雅在南洋学的摇篮曲,被孩子们用汉话唱着,虽有些走调,却格外动听。
“你听,”古丽雅侧耳细听,眼里闪着光,“歌声都传开了呢。”
阿木笑了,抬头看月,觉得今晚的长安月,比沿途所有港口的月亮都要亮,因为这月光里,不仅有故乡的味道,还有千万条看不见的线,一头连着这里的灯火,一头系着遥远的海岸,正慢慢织出一个更热闹、更温暖的天下。
喜欢逆转的朱砂请大家收藏:(m.2yq.org)逆转的朱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