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蹲在地上,用炭笔在木板上画竹篮的样子。他画了个六角形的篮子,篮底编着“竹溪村”三个字,提手处绕着豆藤,还在角落画了只啄绿豆的麻雀。“这样编出来,肯定比镇上杂货铺的好看!”他举着画板给大家看,引得一阵哄笑。
阿木从新农社拿来几张图纸,上面画着不同样式的竹篮:有的在篮身编出镂空的绿豆图案,有的把手处缠着彩色布条,还有的在篮底钉了块小木牌,能写上“净含量”“生产日期”。“这些都是照着城里铺子的样子改的,”他指着图纸说,“咱们的绿豆好,装豆子的篮子也得有新意,让人家一看到篮子,就想起竹溪村的绿豆。”
说干就干。劈竹篾的声音、穿线的窸窣声、孩子们的嬉笑声混在一起,晒谷场像个热闹的作坊。少年编到兴起,随手用剩下的竹篾在篮角编了只小蚂蚱,逗得旁边的孩子直拍手。王婶看着眼热,也拿起竹篾学编,手指被篾条勒出红痕也不在意,“多练练就熟了,”她笑着说,“以后自家装菜也能用。”
傍晚时,第一批新竹篮编好了。古丽雅把绣好的布衬铺进去,王婶舀了满满一篮绿豆装进去,篮沿的竹花在夕阳下泛着浅黄的光,衬得绿豆愈发翠绿。阿木提着篮子往村口走,想试试能不能让路过的货郎捎去镇上。
刚走到路口,就见张掌柜的伙计骑着驴回来,手里还拿着个空篮子。“掌柜的让我回来再取两百斤,”伙计看到阿木手里的竹篮,眼睛一亮,“这篮子编得真俏!城里的客人就爱这样的,能不能连篮子一起卖?我多给两文钱!”
阿木心里一动,把篮子递给他:“你先带回去给张掌柜看看,要是觉得行,咱们就按‘绿豆带篮’算钱,篮子钱另算。”
伙计揣着篮子赶驴走了,王婶凑过来说:“没想到竹篮也能卖钱,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少年扛着新劈的竹篾走过,接口道:“等我编出带麻雀的篮子,说不定能卖到长安去!”
小石头的画板上,这一张画了个大大的竹篮,篮子里装着绿豆、布衬,还有个咧着嘴笑的小人——那是他偷偷画的自己,正举着篮子往城里跑。画的角落,他用小字写着:“绿豆有了新衣裳,我们的日子也会换新样。”
月光爬上晒谷场的竹匾时,阿木还在灯下改图纸。他想,竹篮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能编竹筐、竹盒,让竹溪村的手艺,跟着绿豆一起,走得更远些。窗外,几只萤火虫围着竹匾飞,像提着小灯笼,在守护那些即将穿上“新衣”的绿豆。
喜欢逆转的朱砂请大家收藏:(m.2yq.org)逆转的朱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