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茶舍后门那缕诡异的暗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激起惊涛骇浪,却让涟漪在知情者心中层层扩散。
老仆不敢怠慢,虽无法联系上已然离京的赵令渊,却通过瑞王府留下的隐秘渠道,将“暗香阁主慕名拜会”的消息紧急传递了出去。
而此时,赵令渊、穆影、郭大釜三人,已离京数日,正行进在通往蜀中的崎岖官道上。
越往西行,地势渐高,寒意愈浓。
官道两旁,积雪未化,偶有枯枝不堪重负,“咔嚓”断裂,在寂静的山野间传出老远。天地间一片肃杀,唯有马蹄踏碎冰雪的咯吱声,以及郭大釜时不时对寒冷天气的抱怨,打破这片沉寂。
“奶奶的,这鬼天气,比俺那军器监的火炉子可差远了!”
郭大釜裹紧了身上的皮袄,嘴里哈出的白气瞬间凝成霜花,“我说老赵,那劳什子‘暗香阁’,老巢到底在哪个犄角旮旯?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别让咱们白跑一趟!”
赵令渊骑在马上,目光沉静地扫过路旁被冰雪覆盖的茶田。
虽是寒冬,但一些耐寒的茶树品种依旧保持着深绿,只是叶片蜷缩,少了些许生机。他缓缓道:“云深不知处,必是极隐秘之地。穆姑娘所知的接应点,在嘉州(今乐山)附近,我们需先到那里,再找寻线索。”
穆影点了点头,她的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星辉茶露的功效非凡,不仅压制了毒素,更让她功力略有精进。
她接口道:“嘉州地处三江汇流,水陆交通便利,山林密布,确实是隐匿行踪、建立据点的好地方。据师父当年留下的零星信息,那‘云深不知处’的入口,可能与大佛或者附近的凌云山、乌尤山有关。”
郭大釜闻言,小眼睛一亮:“大佛?嘿!那可是个大工程!要是那帮耗子真把窝安在佛像附近或者山肚子里,机关暗道肯定少不了!正好让俺老郭大显身手!”
他拍了拍马背上驮着的几个沉甸甸的箱子,里面是他视若珍宝的各种工具和小型机关。
这日傍晚,三人抵达剑州(今剑阁)境内的一处官驿。
有瑞王的玉佩信物,驿丞极为殷勤,安排了最好的房间和饭食。然而,在用膳时,赵令渊却微微蹙起了眉头。
驿卒送来的本地茶叶,汤色浑浊,气味虽香,却失之醇厚,入口后,喉间竟隐隐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涩麻之感,若非他茶道修为精深,几乎无法察觉。
“这茶……”赵令渊放下茶盏,看向驿丞。
驿丞忙赔笑道:“大人,这是本地上好的‘剑州绿’,虽比不上京师的太平茶,在此地也算难得之物了。”
“此茶采于何时?制茶师傅是何人?”赵令渊不动声色地问。
驿丞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这位京城来的大人对地方茶叶如此上心,想了想才道:“大约是秋末采的,制茶的……是城里‘和顺记’茶庄的老师傅,手艺是祖传的,几十年了。”
穆影和郭大釜也察觉到了赵令渊的异样,停下筷子看了过来。
赵令渊不再多问,只是心中疑云更甚。
这茶的口感,与他认知中的川茶有所不同,那一丝涩麻虽极其细微,却与他从穆影伤口和那片污染茶叶上感受到的邪异气息,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只是淡薄了无数倍,更像是……被极其稀薄的同类物质污染过水源或土壤后生长的茶叶。
难道,影茶的污染,已经不仅仅是通过直接饮用,而是开始影响茶叶本身的生产源头了?
夜里,赵令渊独自在房中,取出一小包太平茶叶,冲泡后,以纯净的茶息感知周围。
隐隐约约,他确实能察觉到驿馆周围,弥漫着一种极其淡薄、与影茶同源但更为分散的异样气息。这气息并非针对某人,更像是弥漫在空气、水源之中,无形无质,潜移默化。
“好厉害的手段……”赵令渊心中凛然。
若真如此,暗香阁所图非小,他们不仅仅是在分发“影茶”控制特定人群,更可能在尝试污染整个茶叶生态,从根源上扭曲茶道!这比直接控制人心更为可怕,这是要釜底抽薪,玷污茶道本源!
次日清晨,三人早早启程。离开官驿前,赵令渊特意向驿丞打听了“和顺记”茶庄的位置。
进入嘉州地界,气氛似乎愈发不同。
此地气候温润,冰雪渐消,但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异样气息,似乎比剑州更为明显了一些。
市井依旧繁华,三江汇流,舟楫往来,号子声此起彼伏。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行人脸上带着一种过于“标准”的平和笑容,眼神缺乏变化,行动间有种难以言喻的刻板感。
穆影低声道:“先生,您感觉到了吗?这里……被影响的人似乎更多了。”
赵令渊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地扫过街面。
他注意到,一些茶馆、香铺的招牌角落,偶尔会看到一个极其隐晦的标记——仿佛是一缕扭曲的烟雾,缠绕着一片残缺的茶叶。若不细看,只会以为是装饰花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宋茶事案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宋茶事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