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赛季NBA常规赛的大幕,在休斯顿火箭队的一片质疑与嘲讽声中缓缓拉开。过去的这个夏天,火箭队是新任老板张帅手中的“橡皮泥”,被肆意揉捏,面目全非。特雷西·麦克格雷迪被送走,换来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和选秀权;一系列“慈善家”般的交易,让火箭队的管理层成了全联盟的笑柄;而核心姚明,因遵循张帅“彻底养伤、改变打法”的建议,进行了左脚踝骨刺去除手术,归期未定。这意味着,新赛季的火箭,将在没有任何全明星球员压阵的情况下,开启他们的征程。
揭幕战,火箭坐镇丰田中心,迎战上赛季西部第六的萨克拉门托国王队。赛前,几乎所有的预测都一边倒地看好国王。尽管国王失去了克里斯·韦伯,但他们依旧拥有迈克·毕比、佩贾·斯托亚科维奇、布拉德·米勒等经验丰富的名将,以及邦奇·威尔斯、谢里夫·阿布杜-拉希姆等实力派球员。而火箭的首发阵容,看起来是如此的“寒酸”和陌生:克里斯·保罗(新秀)、凯文·马丁(二年级,上赛季场均2.9分)、鲍里斯·迪奥(三年级,上赛季场均4.8分)、路易斯·斯科拉(NBA首秀)、大卫·韦斯特(二年级)。
当现场DJ念出火箭队首发名单时,丰田中心内响起的不全是欢呼,更多的是窃窃私语和毫不掩饰的嘘声。
“看吧,张帅的娃娃兵上场了!”
“保罗能行吗?那个小个子?”
“凯文·马丁?就是那个在国王都打不上球的竹竿?”
“今晚怕是要惨败三十分!”
转播席上的评论员们也语气轻松:“观众朋友们,欢迎观看NBA新赛季揭幕战,由休斯顿火箭队对阵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当然,我们可能也将见证一支球队重建期的阵痛,看看火箭这帮年轻人,能在国王队成熟的体系面前支撑多久。”
然而,站在场边的火箭队新任主教练埃里克·斯波尔斯特拉,眼神却异常坚定。他设定好了一套基于现有球员特点打造的、超越时代的战术体系。没有姚明,他决定放手一搏,将“速度”与“空间”发挥到极致。
跳球!大卫·韦斯特虽然不占优势,但拨出来的球斯科拉机敏地拨给了保罗。
保罗稳稳运球过半场,没有像传统控卫那样慢悠悠地组织。他手势一挥,迪奥立刻上提做墙,韦斯特同时沉向底角,斯科拉则在弱侧随时准备空切,马丁如同幽灵般开始在底线来回穿梭。“小球战术”在2005年的NBA赛场上,首次被如此清晰地诠释!
保罗借助迪奥的掩护,瞬间吸引了两名防守人。他没有强攻,而是手腕一抖,一个击地传球精准地送到了顺下的迪奥手中。迪奥展现了与他身材不符的灵巧和视野,他接球后毫不停顿,直塞给已经借助斯科拉无球掩护切向篮下的马丁!马丁接球,面对补防稍慢的布拉德·米勒,轻巧地一个骑马射箭——球进!2比0!
火箭队的第一次进攻,就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几乎没有多余的运球,传球次数不多但次次致命。国王队的防守明显愣了一下,他们习惯了对位单防和传统的挡拆,对这种全员移动、多点开花的进攻方式极不适应。
回过头来,国王队由毕比组织,试图将球交给低位的布拉德·米勒。但火箭队的防守轮转极快,韦斯特顶防,迪奥和斯科拉随时准备协防,米勒勉强出手不中。保罗抓下篮板,根本没有停顿!一记跨越半场的长传,之前参与防守的马丁已经像离弦之箭般冲向前场,接球轻松上篮得分!4比0!
“快!太快了!”现场解说惊呼,“火箭队这退守……这打反击速度!”
国王队毕竟是经验丰富的球队,他们由毕比和佩贾连续命中中远投,稳住局势。但火箭队丝毫不乱,他们的进攻在保罗和迪奥双核的驱动下,流畅得让人惊叹。
保罗这位身高仅1米83的新秀控卫,仿佛天生就是球场指挥官。他的速度并不算顶级,但节奏感无与伦比,总能利用掩护找到一丝缝隙。一旦对手夹击,他的传球总能找到处于空位的队友。无论是给韦斯特的中距离,还是击地喂给空切的斯科拉,都恰到好处。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与迪奥的配合。
迪奥就像火箭进攻的第二个轴心。他在高位持球时,保罗可以无球跑动,马丁和阿里扎则不断空切。迪奥的传球手法细腻而富有想象力,时而声东击西,时而脑后长眼,总能将球舒服地送到队友手中。他与保罗一内一外,让国王队的防守顾此失彼。
而最大的惊喜,无疑是凯文·马丁。
在国王时期,马丁只是一个身体单薄、机会寥寥的边缘球员,上赛季场均仅2.9分,投篮命中率惨淡。但在这个夜晚,在保罗和迪奥身边,他彻底被激活了!张帅在休赛期特意找到他,告诉他:“凯文,忘掉你在国王的角色。在这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奔跑,寻找空档,然后接球投篮或者攻击篮筐。把你的投篮和造犯规能力发挥到极致,我们会为你创造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执掌火箭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执掌火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