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服男士的35,女士的32,价格比鸭绒服稍微贵一些。
文敏看了看防寒服的材质,觉着这种硬挺的材质会更受男士的喜欢。男款60件,女款30件,鸭绒服男款30件,女款60件。
陈星旭听的两眼放光,乖乖,看来他想错了,鸭绒服人家非但没压手里,还销售火爆啊,否则这次人家怎么敢订这么多的货!光鸭绒服和防寒服一次性就拿了小6000!
还有一个来月就过年了,衣服马上就迎来了销售的高峰期,所以这次文敏要拿更多的货,毛呢大衣拿了50件,毛衣、牛仔裤各拿了80件,这些衣服她只拿了女款,光这些就花了一万多了,剩下的一千来块钱她进了些围巾、手套、皮鞋之类的,这些东西赚的不多,但是可以搭配着卖。
张芳估摸着时间,这几天海东的天气依旧非常的寒冷,她依旧穿着件破棉袄推着拖车等在站台上了。虽然姑娘给了她鸭绒服了,但是她没舍得穿。用她的话来说,今天是来接站的,是来干活的,穿新衣服的话容易弄脏了。
张芳陪闺女摆摊卖衣服才知道海东有钱人真多,农村人吃的方面除了买盐、酱油和荤油外,其他方面都是自给自足的,在穿衣上更是不会多花钱的,农村人几乎从来是不穿成衣的,他们都是攒布票扯布做衣裳的。家里人口多的,攒了一年的布票也不够给家里人做身衣服的。所以农村人的一件衣服得穿好多年,补了又补,等穿到无法穿的时候才会剪了,给其他衣服打补丁用。
但是城里人舍得啊,他们每个月都有工资,他们也不像农民干活那么辛苦,省城可比孙河县城强太多了,这里的厂子多,虽然各个厂子间的效益不一样,有的工人一个月三十来块,有的七八十块,甚至一些效益特别好的,福利加上工资奖金,一个月甚至能拿到一两百块呢。对于这种的双职工家庭,想买件毛呢大衣,咬咬牙也就买了。
在工厂里上班可不比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穿什么都没人笑话的。可是在厂子里上班的,好的行头是身份的象征,就像自行车、石英表,这些都是大家有的东西,你没有的话,别人肯定说闲话的。
张芳和崔志都是从苦水里泡大的,虽然现在家里挣钱了,但是没回闺女都会将家里所有的钱全部进了货,家里几乎是没有啥存款的,所以俩人依旧过着节俭的生活,即便文敏给他们买新衣服了,他们也舍不得穿,只有在帮闺女卖衣服的时候才会换上新的。
家里的钱是文敏把着的,即便是崔志拉麻糁挣的钱也全部给闺女了,钱在文敏手里能挣更多的钱,所以家里的一切开支都是文敏在置办的。
每天夫妻俩用雪花膏和棒棒油的时候都非常的心疼,但是想到闺女说的夏天的衣服娇贵,要是刮坏了一件衣服,价钱可就不是雪花膏和棒棒油能比的了。夫妻俩虽然对自己吝啬,但是对于闺女每天吃肉吃蛋他们是一句怨言都没有的。
文敏的地摊生意依旧卖的如火如荼,大降温让海东的人非常的青睐她摊子上的防寒服和鸭绒服,之前收了定金的货一交,即便是后来天气回暖了,这批防寒服和鸭绒服还是走的非常快的。她预估的不错,防寒服果然更受男人的欢迎,鸭绒服则更受女人的喜爱。
文敏越来越觉着路边摊拉低了她衣服的档次了,她挑选的衣服的品质和款式不比商场里的差,即便衣服款式再好,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有钱人也不会来地摊买她的衣服的,等过了年,她就要开始寻找合适的店面了。
将来服装店开业了,就将这个店交给张芳和崔志来搭理,她明年夏天就要入学了,那个时候就没时间管理这些事情了。她将来是想投身房地产的,可以让崔志看一看室内装修方面的书,等到房产改革的时候到来了,房子变成私人的了,装修这方面的需求是会显着增加的。
文敏打算让父亲先试水自家的服装店的装修,不过现在还是八字没有一瞥的事情呢,现在还是要赚钱,不赚钱,那来的钱付房租,哪来的钱搞店面装修,她可不想将租来的服装店面只是简单的装修了,她想的是精装修,让人一进店里,就觉着里面很气派,很高档的感觉。
想到这里文敏不由的感到自己的帮手太少了,以后崔志专业搞装修了,店里就只剩张芳一人管理了,她又要看着店面,又要进货的,难道要在她去广州进货的那五六天里,服装店关门歇业吗?
她姓崔,可是姓崔的崔家老宅的人跟她不是一条心,她可没忘记文秀抢了她的对象,一家人是怎么对待她的!崔家人不能用,或许等过年的时候问问两个舅舅,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跟着父亲搞装修,舅妈她们愿不愿意来帮忙。
这样即便是去广州进货,服装店也就能正常营业了。
在她去上学之前,就要将张芳给带出山了,让她有一定的审美,能自主的采购衣服。她打算直接从高三开始念的,以后等考上了大学,大学她选择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去念书,她走到哪里,自然是想让张芳和崔志跟到哪的,那个时候海东的生意就没法兼顾了,看来过年的时候要好好的劝一劝舅舅和舅妈了。
不管她考到哪里,都是要带着张芳和崔志,她也不会愁没有生意做的,毕竟那个时候手里有了钱,想做什么生意做不得啊,生意也就不用局限在海东了,完全可以开到任何一个城市去。
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文敏憧憬着未来,干劲十足!
喜欢穿到80年代,我带着全家起飞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到80年代,我带着全家起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