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的测试,考验的是红星厂的“内力”,那么这最后一项,则是在模拟最残酷的“战场”。
所谓的强振动测试,并非简单的摇晃。一台价值不菲的,国产最先进的六轴液压振动台,被运送到了测试现场。“红星一号”被牢牢地固定在了振动台的中心。
“测试标准,参照国军标GJB-150A,地面装备通用振动标准。”高工的声音,已经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解说的意味,他似乎是在向身边的下属解释,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们将模拟一台重型卡车,在最恶劣的搓板路上,以每小时八十公里速度机动时,其车厢内产生的随机振动谱。”
他话音刚落,按下了启动按钮。
“轰隆隆——”
整个振动台,瞬间变成了一头狂暴的钢铁巨兽!
它不再是规律的摇晃,而是完全无序的,来自上下、左右、前后,六个维度的剧烈颠簸和高频颤抖!固定在上面的“红星一号”,仿佛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被疯狂地抛起、摇晃、冲击。
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李晓宇和少数几个早有准备的人,脸色都瞬间变得煞白。仅仅是站在一旁,他们都能感觉到脚下传来令人牙酸的震动。可以想象,处于震动中心的样机,正在经受着何等恐怖的摧残!
“报告振动等级!”
“X轴,8.5G!Y轴,9.2G!Z轴……”
技术员报出的每一个数字,都让众人心惊肉跳。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民用设备的设计极限!
然而,与这幅末日般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监控屏幕上,那条代表着“主轴跳动精度”的数据曲线。
它,依然稳如磐石!
“跳动精度……0.8微米!”
“转速……稳定在两万四千转,波动率低于千分之一!”
林涛死死地盯着屏幕,他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他知道,这,就是李总工设计的“自适应协方差矩阵”算法,最强大的地方!
它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身体随着地面剧烈晃动的同时,手中的剑尖,却能始终纹丝不动,稳稳地指向目标!算法通过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捕捉外界的振动数据,并以每秒数万次的频率,动态调整电磁轴承的磁场力,将所有的振动,都抵消在了传入核心轴系之前!
“开启电磁干扰!”高工的呼吸,已经变得有些急促。
一声令下,测试区旁,一台如同雷达般的设备,猛然开启。高强度的电磁脉冲,如同无形的风暴,瞬间笼罩了整个空间。
滋啦——
离得最近的一台普通示波器,屏幕瞬间一闪,变成了一片雪花。
这,是模拟在现代战场上,因雷达、强通讯甚至核爆电磁脉冲所产生的,最严酷的电磁环境。它足以让绝大多数民用电子设备,瞬间失灵。
然而,“红星一号”内部的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却仿佛对此毫无察觉。
李晓宇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最极端的应用场景。整个控制核心,都被包裹在一层由“坡莫合金”打造的,拥有顶级磁屏蔽效能的法拉第笼中。所有的对外数据线,也都经过了严格的光电隔离处理。
外界的电磁风暴,再如何猛烈,也无法侵入它的“内心”。
振动,在持续。
干扰,在继续。
而屏幕上的那条代表着精度的曲线,自始至终,都像一条被尺子画出来的直线,完美得令人窒息。
一个小时的终极考验,终于结束。
当振动台缓缓停歇,电磁干扰器也关闭了电源后,整个测试车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所有测试项目,全部完成。
所有测试结果,全部……优秀!
高工缓缓地,摘下了自己的眼镜,用衣角,仔细地擦了擦。他仿佛想看得更清楚一些,眼前这个年轻人,和他的团队,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
他沉默了许久,然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了李晓宇的面前。
没有过多的言语,也没有客套。
他只是,对着李晓宇,以及他身后的钱秉义、林涛等人,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这个军礼,代表的,是来自国家最高装备部门的,最崇高的敬意和认可。
“李总工,钱教授。”高工放下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我代表总装备部第七研究院,以及‘长缨’项目办公室,正式向你们红星机械厂,发出邀请。”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烫金的函件,郑重地递到了李晓宇的手中。
“我们,诚挚地邀请你们,作为核心技术单位,加入‘长缨’重点型号工程的核心部件国产化攻关联盟。并且,在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将直接给予你们‘A级’供应商的预备资格!”
“A级供应商!”
这五个字,让在场的张建华等人,差点幸福得晕过去!
他们虽然不知道“长缨”工程是什么,但他们知道,军工体系内,供应商的等级,是何等的森严。A级,那是最高等级,意味着最核心、最优先、也意味着……最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