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南老将军旧病复发,常年征战使得他的肺部早已感染的千疮百孔,而军中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积压多年的病魔迅速击垮老将军的身体,一个平静的早晨丫鬟进门发现老将军已离世。
南家子孙三代内未出贤才,老将军的离世导致南家地位一落千丈,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随后朝中受老将军打压的宦官逆臣祸乱朝纲,老宰相有心管却不受皇帝批准。新上任的皇帝年幼无知,听不进去逆耳的忠言,被奸臣几句马屁便不知地厚天高,张口闭口便是千古一帝,行的却是昏君之道。
曾风光无限的苏朝逐渐腐败,老宰相眼见改变不了索性明哲保身,但南家便没这般好运了,北家为保全自己甚至向南家也有落井下石。
老将军一死,关外震动,没了老将军虎威作佑,草原上的各部蠢蠢欲动,他们集结一心以匈奴为首剑指苏朝。
一时间朝野动荡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恰似那风雨飘摇中千疮百孔的破船,乱得没了章法。瞧那班列之中,几个平日里就跋扈惯了的权臣,此刻正扯着嗓子争论不休,全然不顾朝堂礼仪。
朝堂之上,一片乌烟瘴气,争吵声、叫骂声此起彼伏,真正心系社稷的大臣,声音被淹没在这喧嚣之中,根本无人在意。
殿内烛火摇曳,好似也在为这混乱局势叹息。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早就被吓破了胆,忙问:“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龙椅旁太子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无奈与疲惫,面对这满朝乱象,他也束手无策,徒留满心的愤懑与悲哀,却难以力挽狂澜。
“都闭嘴!”老宰相一声怒喝,朝堂瞬间安静下来,他们对老宰相还是要给三分薄面的。
“皇上,老臣有一计,可退匈奴大军。”
皇帝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忙问:“老爱卿快说。”
老宰相低垂着眼帘,内心恰似翻涌的惊涛骇浪,久久无法平静。匈奴压境,边疆告急,朝堂上下乱作一团,竟无一人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御敌之策。身为三朝元老,他深知此刻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和亲……””这个字眼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似一把锋利的刀刃,一下又一下地刺痛着他的心。
“匈奴如今锋芒初显,正缺施展利刃之机,我朝本就与匈奴无深仇,若派一人和亲匈奴未必会拿我朝开刃,那东,西,北还有三国未必不是匈奴剑锋所指之地。”
“好好好,就依老爱卿之计,不知这人选老爱卿可有引荐之人。”皇帝近乎癫狂一般忙追问。
“南家南守国之小女南雨沁,将要及笄,可做和亲人选。”老宰相和南老将军同为三朝元老,对南雨沁早就视为己出。
引荐南雨沁绝非老宰相恶意针对落魄的南家,她确实是最好的人选,若宫中那些娇生惯养的公主去了,只怕会适得其反。
他的孙女,那自幼被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乖巧伶俐,天真无邪,犹如春日里最娇艳的花朵,承载着全家的疼爱与期许。要将她远嫁匈奴,置身于那遥远陌生、条件艰苦的塞外之地,从此远离故土与亲人,这是何等的残忍?
可他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国家陷入战火,百姓生灵涂炭?他想起年轻时和南老将军随先帝御驾亲征,亲眼目睹战场上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一幕幕惨状至今仍历历在目。如今若不采取权宜之计,匈奴的铁骑必将无情践踏中原大地,无数家庭将支离破碎,无数百姓将流离失所。
“以一人之身,换一国之安宁。”他在心底反复念叨着这句话,试图给自己找寻一丝安慰。这是当下唯一能拯救国家于危难的办法了,尽管这代价沉重得让他难以承受。
老宰相紧攥着朝服的袖口,手背上青筋暴起,心中满是纠结与挣扎。
“好好好,此人佳名朕也有所耳闻,既如此封南雨沁为安平公主,向匈奴和亲。”
随后皇帝又想起一事追问:“不对啊老爱卿,朕听闻那南雨沁是老爱卿长孙将结发之妻啊,老爱卿这是何意?”
“能为皇上分忧,乃犬孙之福。”老爱卿恭敬说道。
皇帝听罢喜笑颜开,学起了明君常用的一套话来夸老宰相:“我朝能有老爱卿,真乃江山之福,乃百姓之福啊,哈哈哈。”
下朝后,老宰相带了一坛酒去老将军墓前,“老伙计啊,你死那天我都没跪,今天我给你跪下了,我对不起雨沁啊。”老宰相将一坛酒打翻敬给老伙计,随后回府。
老宰相回府后便下了一道命令—将北卿羽关在家中。
卿羽是个聪明人,无端被关禁闭他猜到是雨沁出事了,又结合匈奴压境和爷爷的异样,他瞬间知道发生了什么。
卿羽仰天怒吼,声音在狭小的囚室里回荡,又被黑暗无情吞没。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雨沁相处的点点滴滴:她那温婉的笑靥,送她发簪时她眼中的欢喜……
可他是个聪明人,不是为了爱人什么都不管的莽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地所愿请大家收藏:(m.2yq.org)天地所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