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栋坐在区公安局接待室硬邦邦的塑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那份已经翻得起毛的文件夹。
里面整齐地排列着所有他能搜集到的证据:素素日记里关于被欺负的记录、匿名学生证词打印件、火灾现场照片。
王娟坐在他身旁,双眼红肿却不再流泪——她的眼泪似乎已经在那场大火中烧干了,自从素素和孙铭在那场“意外”火灾中丧生,他们每天都要来这里一趟,像完成某种仪式般询问案件进展。
“林先生,林太太,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李警官推开玻璃门走进来,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同情。
他在对面坐下,叹了口气,“但是案子的所有证据都指向意外。消防队的鉴定报告很清楚,火灾是由化学试剂被意外引燃导致的。”
“那这张照片呢?”林国栋抽出那张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人像的照片,“那天晚上副局长和副校长确实在杂物室附近,他们在进行某种交易!我的女儿和孙铭一定是撞见了这个!”
李警官接过照片看了看,摇摇头:“这照片太模糊了,不能作为证据。而且两位经解释过了,那天他们确实在学校开会,讨论新实验楼的设备采购事宜。照片上的另一个人是设备供应商,完全正当的商业会面。”
“那为什么我的女儿和孙铭会被锁在杂物室里?有学生作证说是赵昌明的儿子赵强把他们关进去的!”王娟的声音嘶哑,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我们询问过赵强和他的同学们,他们都否认了这一说法。”李警官避开他们的目光,“而且事发时段的监控确实坏了,无法核实。”
林国栋猛地站起来,文件夹“啪”地掉在地上,纸张散落一地:“监控坏了?偏偏那天的监控坏了?赵昌明捐给学校的那套新监控系统,怎么就那天坏了?”
“林先生,请冷静。”李警官的语气变得生硬,“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刑事案件。我知道失去孩子很痛苦,但继续纠缠于阴谋论对你们没有好处。”
“阴谋论?”林国栋几乎要笑出声,那笑声苦涩而绝望,“我的女儿死了!她和另一个孩子被活活烧死!而现在你告诉我这只是个意外?”
王娟拉住丈夫的手臂,轻声说:“老林,算了。”她的眼神空洞,仿佛已经接受了这场注定失败的战斗。
李警官弯腰捡起散落的文件,整理好递还给林国栋:“案子已经结了,林先生。我建议你们试着向前看,这样对大家都好。”
走出公安局,阳光刺眼而灼热,却照不进两人心中的冰冷。
林国栋抬头望着灰蓝色的天空,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王娟及时扶住他,那双曾经只会抚摸女儿头发和烹饪美食的手,如今青筋凸起,布满老茧。
“他们被收买了,是不是?”林国栋喃喃道,“赵昌明有钱有势,所有人都向着他。”
王娟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挽住丈夫的手臂,仿佛一松手自己也会倒下。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孙大海和李红正坐在一间狭小的律师事务所里。
张律师推了推眼镜,无奈地摇摇头。
“没有直接证据,警方又不愿继续调查,民事诉讼也很难赢。”他翻看着孙大海提供的材料,“赵昌明的律师团队很强大,他们会把案子拖上数年,消耗你们的精力和财力。”
“但我们有小铭同学提供的证词,”李红急切地说,“那些孩子亲眼看到赵强把他们关进杂物室!”
“未成年人证词在法庭上效力有限,而且...”张律师顿了顿,“那几个最初愿意作证的学生家长,最近都改变了主意。我听说赵昌明给学校捐了一笔不小的款,用于‘改善校园安全’。”
孙大海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茶杯震得哐当作响:“那就是用钱封口!我的儿子不能就这么白死了!”
张律师叹了口气:“我很抱歉,孙先生。法律讲求证据,而不是情感。以目前的情况,我没有把握能帮你们打赢官司。”
离开律师事务所时,孙大海的脚步踉跄。李红默默跟在后面,手中紧紧攥着儿子的照片。
小铭笑得腼腆而灿烂,那是他小学毕业时拍的,那时他还没有因为家里的鱼腥味而被同学嘲笑。
“大海,”李红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如果法律不能给我们公正,我们就自己讨回公道。”
孙大海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妻子。这个温顺了一辈子的女人眼中,燃烧着他从未见过的火焰。
那天晚上,两家人不约而同地来到已经化为废墟的杂物室前。夜色中的校园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烧焦梁木的呜咽。
林国栋看到孙家夫妇时愣了一下,随后是了然的苦笑。无需多言,四个失去孩子的父母站在一起,望着那片夺走他们至亲生命的焦土。
“警方结案了。”林国栋说。
“律师说没法打官司。”孙大海回应。
一阵沉默后,王娟轻声说:“素素昨晚托梦给我了,她说她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教书育人?她擅长解剖破案请大家收藏:(m.2yq.org)教书育人?她擅长解剖破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