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见那个晚上了,”戚雨的声音低沉而确信,“素素和孙铭不是自杀,也不是意外。他们是被故意锁在里面的,而且外面有人…有很多人冷漠地看着。”
林国栋的拳头猛地攥紧,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孙大海则红了眼眶,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三人很快组成了一个秘密调查小组,分工合作。戚雨利用教师身份和人际关系,设法进入第三中学学校档案室寻找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文件;林国栋则发挥电工的专业知识,巧妙地在校外一处赵昌明常去的茶室包间内安装了微型窃听器;孙大海继续负责跟踪,寻找更多证据和目击者。
一天,戚雨通过医科大学的老同学,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被封存的档案。她的发现令人震惊:实验室改造项目的实际支出远超中标价格近一倍,而且验收报告上的签名笔迹经过专家鉴定,确认为伪造。
“看这里,”她指着文件上的签名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验收组组长是赵副局长,成员包括副校长和赵昌明。但根据教育部规定,家委会主席根本不具备专业资质参与这种技术验收!”
更令人起疑的是,在验收前一天,实验室确实发生过一次小火警,但报告上只轻描淡写地说是“电路短路”,完全没有提及可能存在的材料质量问题。
所有的线索开始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人心寒的真相。
与此同时,窃听器也有了惊人收获。赵昌明在茶室包间与副校长的谈话被清晰地录了下来:
“那两个孩子真是自找的。” “幸好及时发现,不然那些设备的问题就” “赵副局长说了,这件事必须压下去,关系到整个项目和其他学校的合作”
虽然谈话内容仍然隐晦,但足以证明他们隐瞒了重要事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喜欢教书育人?她擅长解剖破案请大家收藏:(m.2yq.org)教书育人?她擅长解剖破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