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中的太师椅上静坐片刻后,辞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再次回想起那本由古文所着的《我有所悟》。
这本书看似玄奥晦涩,实则是为真正的修士所写。
书卷开篇便道:
“万象皆道,微尘含真,天地有灵,莫非天启。吾观天地有所悟,深悟透彻,若非天地有灵,无相生万象,万象皆有源。
…
观人、察影、听风、辩日,嗅雨,赏雪……每观皆暗合天时流转之道。
万物有隙,光影得入,浮尘无根,借气升降,观者无心,合道自然。
此乃我悟。
顺笔而落,墨下生文,此录后篇由天为笔,地为墨,非我所见所想,不由我意,但顺我心。
:贯通万象,灵生无相……”
而第一篇的后半部分,则阐述了一种奇特的修炼法门。
看样不是古文写的,是……天地帮他写的?
不明白,不清楚。
但一篇可以称之为“我见万物”。
辞雨暂定这样。
灵是什么?
是一种充盈于天地间的能量,拥有了感知和引导这种能量的能力,便是修行的开端。
辞雨心一横,决定再次尝试。
他盘膝坐下,闭目凝神,引导着体内仅存的那一丝微弱灵力,依照古文的心法缓缓运转。
突然间。
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了躯体!
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骤然开启,他如同悬浮于空中的第三者,居高临下,清晰地看到了自身以及周围方圆两丈的一切。
与此同时,环境中稀薄的灵力也被他感知清到。
然而,与此前无伪村那浓郁的灵气相比,此地的灵力贫瘠得可怜。
太少了!
除了灵力,他更窥见了一个更为通透本质的世界。
自身经脉中灵力的涓涓细流,心脏有力的搏动,血液在血管中的奔涌,甚至床榻下细微尘土中缓缓爬行的小虫……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当然,也包括他心脏部位,被李清茗打进来的那道奇怪术法。
然而,这种玄妙的状态仅维持了短短一瞬。
视角骤然收回,辞雨的意识重新归于本体。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感到体内那点灵力已消耗殆尽,太阳穴传来隐隐的胀痛。
奇妙!
实在太奇妙了!
他难以想象古文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仅凭些许感悟,便能创出如此神异的功法。
“我见…万物……”
这种能窥见万物本质的观察法,那小子用的肉眼看的??
辞雨振奋不已,再次凝神盘坐,全力运转心法。
周遭稀薄的灵气受到牵引,开始丝丝缕缕地向他汇聚,凭借被灵力淬炼的身体作为引子,外界的灵气竟真的缓缓渗入他的体内。
进来了!
他小心地将这些新引入的灵气导引至丹田。
紧接着,丹田内原本近乎枯竭的灵力,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重新汇聚。
辞雨心中涌起一阵狂喜。
他还能修炼!
即便失去了李清茗赐予的那枚“道缘”,他依然可以凭借这《无名功法》自行吸纳天地灵气。
修炼后,最直观的感受是五感变得更为敏锐,并且吸纳灵气的速度似乎比之前更快了一丝。
只可惜此地灵气实在稀薄,难怪难以出现修士。
一夜苦修。
灵气循环往复,洗涤周身经脉。
当一缕灵气被成功炼化后,丹田内生出一团更为精纯凝练的灵力。
这团灵力沉入丹田的刹那,辞雨只觉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贯通全身,伴随一声悠长的吐息,一股浑浊之气被排出体外。
辞雨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明白,这是正式突破了启灵境第一层。
“气沉丹田。”
他默念口诀,感受着丹田内那团稳定运行的灵力。
据《启灵卷》所述,启灵境共有九层,每突破一层都需慎之又慎。
若突破失败,丹田受损,后续修行将艰难百倍。
而想要踏入下一个大境界,则需将丹田内的灵力极度凝练,构筑名为“灵台”的基石。
他抬眼望向窗外,天色已蒙蒙亮。
一夜过去,距离李清茗设定的死限,只剩下明天下午了?
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
他不甘心!
辞雨取出那个以布包裹的小蜡丸。
虽不知其具体用途,但这是他从无伪村带出的唯一没有被“岁月”侵蚀的物件,其不凡之处毋庸置疑。
他反复端详了许久,却仍看不出任何端倪,也不敢打开。
这时,院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当当。”
丫鬟的声音隔着门传来:“三皇子,该用早膳了。”
“进。”
辞雨应道。
两名丫鬟推门而入,一人推着摆放精致菜肴的小车,一人紧随其后,行至屋门前,她们又恭敬地敲了敲房门。
辞雨起身开门。
目光扫过两名低眉顺眼的丫鬟,他心念微动,再次尝试发动那“我见万物”的玄妙状态。
刹那间,时间仿佛凝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修炼使我成长,修炼使我快乐请大家收藏:(m.2yq.org)修炼使我成长,修炼使我快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