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悬浮在光茧之中,意识仿佛漂浮在无边无际的温暖海洋里。
那股浩瀚而温和的能量,并非粗暴地冲击他的身体,而是如同最细腻的春雨,无声无息地浸润着他每一寸血肉、每一条经脉、甚至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胞。五色光华在他体内穿梭流转,所过之处,带来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奇异感受。
最先发生变化的是他的身体。
他感觉到皮肤表面有黏腻的杂质不断被挤出,那是他五年凡尘生活积累在体内的污垢和毒素。这些杂质乍一出现,就被环绕周身的五色光华净化、蒸发,消失于无形。
他的骨骼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像是在被无形的手拉伸、锤炼,变得更加坚韧致密;肌肉纤维被一次次撕裂又重组,蕴含着远超同龄人的爆发力;血液流淌的声音如同溪水欢歌,变得更加鲜红纯净,带着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清香。
这个过程并非全然舒适,伴随着酸、麻、胀、痒等种种感觉,尤其是经脉被强行拓宽时,更是传来阵阵撕裂般的痛楚。
但每当痛苦达到某个临界点,那股温和的能量便会及时涌来,抚平创伤,带来更加舒畅的暖流。痛并快乐着,冰与火交织,林昊紧咬着牙关,小小的身体在光茧中微微颤抖,却始终保持着意识的清明。
他“看”到自己体内那原本细若游丝的五行灵力,在这股外来能量的注入和引导下,疯狂地壮大、凝实。它们不再是无序地流淌,而是按照《五行引气诀》中描绘的,但又更加复杂、更加玄妙的路线,构建起一个初步的、稳固的循环。
赤色的火灵力温暖炽热,居于心脏区域;黑色的水灵力清凉灵动,居于肾脏区域;青色的木灵力生机勃勃,居于肝脏区域;白色的金灵力锋锐坚固,居于肺部区域;黄色的土灵力厚重沉稳,居于脾脏区域。
五脏对应五行,五个小小的、微弱的光点在他体内五个关键窍穴被点亮,如同五颗种子,深深扎根。五行灵力以这五个光点为枢纽,相互连接,相生相克,流转不休。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一个完美而内敛的微小循环在他体内初步成型。
这便是五行混沌道基的雏形!
虽然此刻还微弱不堪,但其根基之扎实、结构之完美,已然超越了世间绝大多数所谓的“天才”。它就像一座摩天大楼的地基,看似平凡,却决定了未来所能达到的高度。
与此同时,他的识海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混沌未开的意识空间,被那枚石符散发的光芒强行开辟。一片虚无之中,一点灵光乍现,随即迅速扩张,化作一片约莫丈许方圆的、清澈的“湖泊”。这便是他的神识之海,虽然此刻还极其微小,却是修士感悟天地、施展法术的根本。
而在那片新生神识之海的正中央,一枚缩小了无数倍、凝实无比的石符虚影,正静静悬浮着,散发着温润的五色毫光,稳固着这片新生的空间。从此,这枚神秘的石符,不再仅仅是融入他的手腕,而是与他的灵魂彻底绑定,成为了他生命本源的一部分。
大量的信息碎片,如同涓涓细流,伴随着能量的灌注,涌入他新生的识海。并非完整的功法或传承,而是一些更加基础、更加本源的东西:
对天地灵气更加敏锐的感知。
对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最质朴的理解。
一种独特的、以内五行引动外五行的呼吸吐纳频率。
还有一篇名为《五行养灵诀》的,比《五行引气诀》更加精妙、更侧重于温养和夯实基础的法门。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包裹着林昊的五色光茧逐渐变得稀薄,最后化作点点流光,如同归巢的鸟儿,尽数没入他的体内,尤其是他手腕上那个已经变得清晰无比的、如同天然胎记般的五色印记之中。
他缓缓从悬浮状态落下,双脚重新踏在冰凉的石台上。
洞穴内恢复了之前的朦胧星辉,沸腾的灵气也渐渐平息。一切都仿佛没有改变,但一切又都已不同。
林昊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眸依旧乌黑,但瞳孔深处,却仿佛有星河流转,五行幻灭,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深邃和灵动。他感觉整个世界在他眼中都变得截然不同。
星辉苔藓的光芒,在他眼中不再是模糊的一片,他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丝光线的流动,甚至能分辨出其中蕴含的极微弱的月华之精。空气中漂浮的灵气光点,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活泼,他甚至能“听”到它们轻微碰撞、嬉戏的“声音”。洞壁上的古老壁画,那些原本模糊扭曲的线条,此刻在他眼中似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韵律”,虽然依旧看不懂,却不再觉得全然陌生。
他的听觉也变得极其敏锐,能听到地下深处暗流涌动的水声,能听到头顶岩石中细微的晶体生长声,甚至能听到身旁那只月光狐平稳而有力的心跳。
五感通明,灵台清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执道问长生请大家收藏:(m.2yq.org)执道问长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