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雷”刚在掌心成型,还未激发出去,内力便已然耗尽,失去控制的“掌心雷”瞬间爆开,把黄风电了个外焦里嫩,跌坐当场。运法有风险,施法需谨慎。
寒潭边,望着自己的倒影,哀叹道,“不听师父言,吃亏在眼前。现世报啊~!”
现在的问题又一次回到了任督二脉上来了,半年之期已过一半,照这个进度,要赶在半年之内突破任督二脉那是想都别想啊。
“先天肾气与后天水谷之气化合而成。”反复的默念着这句话,想找出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精气的办法。
目光看向了眼前的寒潭,这寒潭乃吸天地山川之灵气所成,假如我在其中修炼......想到此处,黄风神色凝重的走向潭边,小心翼翼的将一只脚在水面上轻轻一点,一股透心的寒意直冲天灵盖。“冻脚!”,弹射起步,蹦起来有三尺多高,跌落地面时,伸出的那只脚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在潭为水,出潭为冰,这温度是有多低啊!
连忙敲开脚上的冰层,将脚抱入怀中不停的揉搓保暖。好一阵子,脚上的气血才逐渐恢复。好阴寒的潭水!黄风一阵后怕,还好自己动作快,再慢点少说一条腿就废了。
不过,在这寒意的背后,明显感受到水中蕴含着强大的天地法则的气息。自己的猜想没有错,如果能在这潭水中修炼,必定能事半功倍。
那无非就是水冷受不了,这个好办。下次土地公送饭时让他给自己带个木桶。用木桶将潭水舀出,放在火上一烧,这温度不就上来了么?
然而做下来的结果却大跌眼镜,烧热的潭水中半点法则气息都没有。别说烧热的水,就是从寒潭中打捞出来的木桶冰块上,也感受不到一丝的气息。
这法则气息只能和潭水相连。一旦脱离了寒潭,法则气息就消散了。
这可怎么办?颇为无奈的黄风坐在潭边冥思苦想。无聊的手抓着树枝在地上胡乱的画着。岸边的砂石地面被树枝画出一道道沟槽,潭水顺着沟槽流入,随着水波一起一伏。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忽的灵光一闪,另起一个位置,用树枝引一道沟槽与寒潭相连,然后用树枝在沟槽的末端挖了一个小坑,潭水被引入坑中。再在坑的周边挖了一圈用以点火加热岂不是就能完美解决冰寒的问题了?
说干就干。黄风在岸边支起一口大锅,底部掏空用以添柴烧火之用,再用沟槽将大锅和寒潭相连,由于锅中之水没有和潭水断开,居然没有结冰!做好这些后,开始烧水。然而烧了半天,锅中之水依然阴寒无比,柴却烧掉了不少,搞得土地公是苦不堪言,“悠着点用啊,这冰天雪地的,搞点柴火不容易啊!”
这可如何是好?眼见刚背来的一大捆柴火又烧的差不多了,黄风心里也是焦急万分。不能这么干了,得再想想!
既然相通的时候水烧不热,那么就断开了烧,待水烧热了,再和潭水贯通呢?实践证明,这依然有问题,潭水灌入的瞬间,原来的热水冷却的极快,这点时间差根本不能让自己用来修炼。那么就让水道再窄些,再窄些!通过多次尝试,最后索性将水道用砂石封上,只利用地势的高低差,将潭水缓慢的渗入锅中。这样,水温在可接受范围内能维持半个时辰左右。而且中途不能停柴熄火。关键还是柴不够,天池山搞点柴是真不容易。
在去除这阴寒之力后,黄风可以将潭水中的天地法则气息尽数吸收,融入气海。成了!在日月星辰的轮换中,体内的精气越发的充盈起来,这也让体内的真气也得到极大“量”的提升,这就使得自己有充足的真气可以护住自己的身体不受这潭水阴寒之力的侵袭,从而大大的增加了自己吸收天地法则气息的时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一晃又是两个月的光阴,黄风体内的精气也日渐充盈。
至于文武火候似乎从之前起锅烧水引寒潭的事情上有了点启发。万事俱备,开始冲击最后的任督二脉。
子时静坐,垂帘塞兑,意注玄牝。引先天炁如春溪融雪,自尾闾缓缓逆上,过三关不入百会,唯存似有非有之念。舌尖轻搭天桥,任甘露自降重楼,归入丹鼎。此时呼吸绵若游丝,丹田暖若温玉,是为文火烹铅,贵在不即不离——火候稍重则炁散如烟,意稍紧则火寒丹滞。
忽觉丹田滚烫如沸,急摄心神,吸提撮闭四诀并用!吸则地炁猛抽脊梁,提则谷道如锁千钧,撮闭玄关引真火过命门、闯夹脊、破玉枕。突破玉枕关时,并非慢慢挤过,而是气积力足,猛然冲开,修炼者常会听到体内“轰”的一声巨响,如雷鸣、如山崩,但实际上外界无声。此谓“脑后鹫鸣”。
此时各种幻象频生,或见鬼神、或闻异声、或觉自身飞天遁地、或有种种舒适快感、或遇恐怖景象。但见黄风心如磐石,不受幻想所惑,“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守住心神清明。
忽又雷声轰隆灌顶,眼前金光迸现,呼吸若鼓风箱,意到炁到如铁锥凿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请大家收藏:(m.2yq.org)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