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文物、文化也在此交流碰撞,大家来到这里似乎不是为了买和卖,而是为了享受一种轻松和自在,古董商插空在路旁树下铺开报纸油布,摆上粘着泥巴的陶器,生了绿锈的铜器,杂七杂八的玉件像章钱币木雕,东西有自己陈年收集的,有从画家书法家那里购买,有到乡间收买的,各种来路的东西聚拢在一起就是一个摊,就是买卖。
其实早期的市场,不仅仅是古玩市场,包括服装,蔬菜瓜果等等很多类市场起初的时候都是由地摊开始的,聚集交易的人多了,慢慢就形成了气候,政府也就开始着眼进行管理,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些市场。笔者十几岁的时候在假期里曾经在地摊上卖过服装,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那时的地摊早都变成了规模极大的批发市场了。
每逢周六周日,市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来自周围市县的商贩大多将自家留传的或走街串巷收购来的旧物,如民窑碗盘、瓷器、古钱、字画等在此摆摊;来自潍坊、淄博、德州甚至烟台、岛城等地的文物商贩大多以纸币、古钱、票证、玉器为主;来自徐州等地的商贩则以票证、门券、股证等为主;来自冀省的则主要是捣腾古旧家具的,每次拉来两卡车,十分显眼。泉城本地人的摊位大多是旧书摊,但也有识家从中购买到解放区书籍、票证、股证、连环画等,价格如同捡漏;当然,也有一些比较“专业”的摊位,专门经营邮票、门券、烟标、钱币等。泉城的市场上偶尔也能见到津市、长安、洛阳等地的识家前来淘宝。总的来讲,摊位大约有七八十家,档次不算太高,好的东西偶尔也能碰上但少见。红山文化市场发展到今天,除去主要经营图书外,还有约1/3的面积经营着古玩字画、奇石雕刻、陶瓷玉器、木雕铜器、文房四宝、古今中外工艺品等。 室无石不安,院无石不雅,山无石不秀,水无石不清。这里也算是泉城比较大的古玩和书法制品的集中地了。
这个市场有点年头了,里面人很多,比较嘈杂, 这个市场比较旧了,卖的东西种类也非常多,满目琳琅。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是中年以上年龄的人居多,小年轻比较少。
一走进古玩市场,关羽就感到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古旧物品应有尽有。有的在店铺里摆放,有的就在路边摆摊售卖。每一个摊点的老板,就是一个专家,你要是去他的摊点上看东西,他准能给你讲出很多的故事。
张前进在很多摊位前都是瞧几眼就走过去,没有多做停留。关羽很纳闷的问,“张大哥,你对这里很熟悉吗?”
“嗯,来过很多次,还算是熟悉吧。”张前进回答道。
“我看你好像就是闲逛,也没看摊上的东西啊。”
“呵呵,老弟,这你就不清楚了。术业有专攻,我主要是做瓷器的。你看这里的摊上,都是卖的与瓷器无关的东西。偶尔几个摊点上有瓷器,也多半是假货。都是仿品。这里捡漏是可能的,但是需要眼力。想在这里淘宝捡漏,要是没有逆天的运气,也没有超级毒辣的眼力,绝对是打眼没商量!”
“哦,是这样啊。没事儿,我就随便看看,”关羽说道。
“不过,这里有很多物件,如果喜欢你可以去砍砍价,也是个乐趣呢。”
“嗯。我倒是真想在这儿捡个漏呢。哈哈。”
“那好,你先慢慢转吧。我去那边瓷器摊看看去。记着啊,杀价要狠。要一千的东西,你直接给价三十到五十,最多到二百。一点一点的往上涨。这里的摊贩报价都要谎的厉害。”张前进嘱咐道。
张前进走后,关羽慢慢的在各个摊位前驻足观看。初次来到这个市场,一切对关羽来说都是新鲜的,所以关羽不敢轻易搭腔问价,谨记张前进的话,多看少说。听着摊主和买家不断的讨价还价和对物品的交流,关羽学到了很多东西。还别说,一来二去的关羽对这里还真有了兴趣。
忽然,关羽想到了昨天晚上突破到炼气二层的时候,闭着眼能大概看到周围的事物。现在是白天,闭上眼是不是也能看到呢?想到这里,关羽马上闭上眼,意念散开,感知周围的环境。很快,眼前摊位上的物品和顾客们都映入了眼帘。只是轮廓清晰,但是看的不是很清楚,可能是自己身体的灵气储存还不充足吧。
发现这个透视功能还在,关羽很高兴。关羽决定趁此机会,验证一下其余的能力。第一个就是看物品的光环;第二个就是看看物品在双掌之间的时候对气感有什么影响。
因为是在白天,睁着眼看不出来物品的光环。关羽干脆的闭上了眼,意念散出去,把眼前的一切都笼罩进去,聚精看去。发现人的身上都有一个光圈。这些人身上的光圈颜色不同,大小厚度也不同。看来书上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关羽上中学的时候,气功流行,关羽看到一本书上就写着,身体健康的人身上的光圈是白色的,有病的人身上显现出来的光圈是灰色或者黑色的,最起码也是发暗的,现在看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个国安是修仙者请大家收藏:(m.2yq.org)这个国安是修仙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