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精也慌了,但他突然想起早上老知青大爷说的 “撒湿灰调温”,赶紧跑去找灰盆,边跑边喊:“撒湿灰!绕着盆撒!别撒到苗根上!” 赵大叔也过来帮忙,指尖凝着陶土色的颗粒光 —— 不是笼统的光,是像碎陶片似的小颗粒,轻轻撒在窑壁上,窑壁慢慢变软,须子像被哄着似的,慢慢从壁上松开,还把多余的一颗果推到了窑边,像 “吐” 出了甜。温感纹也慢慢变回了黄色,苗的叶子又挺了起来。
“对不起,是我记错规则了,” 熊精挠着头,给林林道歉,耳朵耷拉下来,“2 颗 10 分果太甜了,下次咱们放 1 颗 10 分果,也很甜,还不会缠窑。” 林林擦了擦眼泪,破涕为笑,还从兜里掏出支彩色铅笔,在熊精的手背上补画了个小小的 “纠错” 图案:“小熊哥哥,我帮你画个这个,下次就不会忘啦!” 周围的游客都笑了,有个阿姨说:“这乌龙也挺有意思的,还学会了撒灰救苗,值了!”
熊精突然眼睛一亮,拍了下手:“对了!咱们可以加个‘小熊纠错挑战’!谁能把缠窑的苗救回来,就给个‘纠错小能手’徽章!” 大家都觉得好,赵大叔赶紧捏了几个小徽章,上面刻着 “纠错小能手”,还印了个小小的熊爪。林林第一个举手:“我要挑战!我想把刚才的苗救好!”
就在这时,挑战区突然热闹得有点乱 —— 五组游客同时用窑,窑群的温度一下子升了上来,温感石全变成了淡红色,有的苗须子已经开始轻轻缠窑壁了!“怎么这么热啊?” 有个年轻游客擦了擦汗,手里的扇子扇得更快了。茶仙赶紧跑过来,指尖凝着细弱的绿丝,绿丝飘到空中,变成了层淡淡的雾,像给窑群盖了层凉纱:“大家别慌!这是‘绿丝雾’,能给窑降温!” 小石头也搬来几块石制散热板,垫在窑底,散热板上的纹路还亮着冷白光,吸收多余的热量。
熊精则跑过去,跟游客们商量:“大家能不能分批次挑战呀?先挑战完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去纪念区做挂件,等会儿再回来玩创意缠窑,好不好?” 游客们都同意,有个穿牛仔服的小伙子笑着说:“行!我们先去做挂件,正好给女朋友编个礼物,等会儿再来跟你学缠爱心!” 熊精赶紧点头,还给他指了纪念区的方向:“闻着桂香走!陈小妹姐姐在那儿,她的香氛可香了!”
温情体验区藏在挑战区旁边,用竹帘隔开,更安静些。王奶奶坐在张爷爷推来的轮椅上,面前摆着个特制体验窑 —— 赵大叔把窑口调矮了,比别的窑低了半尺,方便王奶奶伸手,窑旁还放着小石头做的 “声控温感石”,石面上刻着 “按我报温”,按一下就能发出清晰的声音:“当前温度适宜,可放 1 颗 5 分果。”
张爷爷帮王奶奶拿起防护手套,慢慢套在她的手上,手套是竹精特意编的宽口款,方便老人戴:“咱们慢慢来,不着急,就像当年在老窑摘山楂似的,轻着点,别碰着苗。” 王奶奶颤巍巍地伸出手,指尖碰到窑壁的温感纹,还轻轻摸了摸,纹线的温度传到她的手上,暖暖的。“这纹暖暖的,像当年老窑的温度,” 王奶奶的眼睛有点亮,“那时候老张还在,我们一起在老窑育苗,他总说‘窑温要像人心,暖一点才好’。”
她从果盘里拿起 1 颗 5 分果,果的颜色是淡粉色的,放在体验窑的左边。没一会儿,苗的须子就轻轻晃了晃,声控石又响了:“须子状态良好,未缠窑!体验成功!” 王奶奶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像盛开的菊花:“我也成功了!以后能跟村里的老姐妹们说,我也会育苗了,还是在新窑里育的!”
熊精刚忙完挑战区的分流,就跑过来,手里拿着个最大的陶土印章,在王奶奶的纪念卡上盖了个大大的爪印:“王奶奶最厉害!是今天的‘温情挑战王’!比我第一次体验的时候强多了!” 王奶奶笑着拍了拍他的手,手背上的彩笔画还没掉:“小熊也厉害,能当裁判了,比上次我见你时稳多了。”
公益互动区也暖融融的,竹席上摆着几个竹编筐,里面装着竹丝和彩绳。阿花带来的三个留守儿童围在小辰身边,小辰教他们用竹丝编小窑,手指灵活地绕着竹丝:“先编个圆底,再往上编窑壁,像给苗做小房子似的。” 小雅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学得最快,没一会儿就编出个小小的窑,小辰帮她在窑身上画了朵小花:“这个是小雅的窑,上面有小花,真好看。”
熊精也凑过来,教他们看旁边体验窑里的须子:“你们看,须子直溜溜的,就是苗开心;要是卷起来,就是苗有点累,要给它降降温,撒点湿灰就行。” 小男孩小宇突然抬起头,手里还攥着编了一半的挂件,小声说:“小熊哥哥,我能把挂件送给爸爸妈妈吗?他们在城里打工,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会育苗了,还会编挂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请大家收藏:(m.2yq.org)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