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同巨大的黑绒布,迅速覆盖了沙枣坡。
白天的炙热瞬间被刺骨的寒冷取代,温差大到离谱。狂风在沙丘间穿梭呼啸,卷起漫天沙尘,打得人脸上生疼。没有帐篷,没有遮蔽,近百号人暴露在旷野中,情况危急。
“全体都有!”王营长的声音在风沙中依然稳定,“以班为单位,找背风坡,挖单人掩体!先扛过今晚再说!”
命令下达,队伍立刻动了起来。
然而,沙地松软,挖好的散兵坑边挖边塌,根本无法成型。而且,即便蜷缩在浅坑里,那无孔不入的寒风和沙尘也让人根本无法休息,体质稍差的已经开始瑟瑟发抖。
宋书羽蜷在一个刚挖开就被流沙填回大半的浅坑里,用背包挡在身前,依然冻得牙齿咯咯作响。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地窝子”!兵团战士早期最重要的发明!
他立刻从沙坑里爬出来,顶着风沙,找到正在指挥战士们堆沙挡风的王营长。
“营长!挖散兵坑不中!沙子塌得快,也挡不住风!得挖‘地窝子’!”
“地窝子?”王营长和周围的几个干部都愣住了。
“就是半地下的房子!”宋书羽捡起一根树枝,借着通讯员手里马灯的光芒,在沙地上快速画了起来,“咱往下挖个深坑,上面用木头、红柳枝搭顶,再盖上厚沙土。一半在地下,冬暖夏凉,能挡风沙!”
他一边画,一边快速解释地窝子的结构和好处。
王营长看着草图,眼睛越来越亮。他打过仗,懂点工事,立刻看出了这地窝子在当前条件下的妙用!
“中!这法子中!”王营长猛地一拍大腿,“宋书羽同志,你又立一功!”
他立刻改变命令:“传令!停止挖单兵坑!集中力量,按宋书羽同志说的,抢挖地窝子!先挖一个大点的,让体弱的同志和女同志(队里有几名卫生员和文化教员)进去!”
“是!”
命令如山。尽管又冷又累,但听到有了可行的办法,战士们立刻来了精神。
宋书羽所在的班负责挖第一个示范性地窝子。他亲自选址,选在一处背靠沙丘、地面相对硬实的坡地。
“同志们,咱先划个框,往下挖一米五!注意把坑壁拍实喽!挖出来的沙土堆在迎风面,能挡风!”宋书羽大声指挥,自己也抄起一把工兵锹跳进坑里。
“秀才,你站一边指挥都中,这力气活俺们来!”李铁柱一把想抢过他的铁锹。
“多一个人快一分!”宋书羽躲开,继续挖,“早点挖好,大家都能早点进去暖和!”
他知道,自己不能光动嘴。在这个集体里,同甘共苦比什么都重要。
黑暗中,只有铁锹铲沙的沙沙声和战士们粗重的喘息。没有人喊累,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在与恶劣环境抢时间。
【系统提示:宿主正在主导建设符合时代背景的初级庇护所‘地窝子’,‘立足之地’任务进度:20%。请继续努力。】
系统的提示让宋书羽精神一振。
挖掘还算顺利,沙土比戈壁石好挖。但新的难题很快出现——搭屋顶需要的木料严重不足。沙枣坡只有几棵歪脖子树和低矮的红柳丛,根本没有足够长直的椽子。
“营长,咱带的备用木料不够,这附近也寻不着像样的树!”负责找木料的战士回来汇报,声音沮丧。
希望眼看又要破灭。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江南口音、却清晰坚定的女声响起:“营长,宋同志,你们看,能不能用红柳枝和骆驼草捆扎代替一部分椽子?我们老家用竹篾编东西,很结实的。”
众人望去,是队里那位叫苏青的女文化教员。她个子不高,身形瘦弱,大大的眼睛里却透着一股韧劲。
“红柳枝有韧性,骆驼草杆子硬,我们把它们密密地编成排,架在几根主梁上,再铺上带来的芦苇席和厚沙,应该能行!”苏青走上前,语气认真。
宋书羽眼前一亮!对啊,材料不够,智慧来凑!就地取材,土法上马!
“苏同志说得对!”宋书羽立刻支持,“我们可以用带来的少量木料做主要承重梁,然后用红柳枝束编成密实的网做椽子,再铺席覆土!强度可能差些,但防风沙保温绝对没问题!”
王营长看看宋书羽,又看看苏青,当机立断:“中!就按恁俩说的办!苏青同志,你带女同志和手巧的战士,赶紧编那个……红柳网!其他人,继续挖,准备梁和土!”
苏青清脆地应了一声,立刻带着几名女兵和几个手巧的战士到一旁忙碌起来。她们就着马灯微弱的光,熟练地将红柳枝整理、捆扎、编织,动作飞快。
宋书羽看着她在寒风中冻得通红却专注的侧脸,心中对这个江南女子生出一丝敬佩。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女兵,同样是这片荒漠的征服者。
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个地窝子终于建成了!
当最后一捧沙土拍实在屋顶上,战士们发出了一阵疲惫却充满喜悦的欢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