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林羽来到了南侧的杂记区。这里的典籍最为庞杂,有记载妖兽习性的《万兽图录》,有记录灵草生长规律的《百草经》,还有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随笔、游记。大部分弟子都不屑于看这些“无用之书”,林羽却看得饶有兴致。
在一个角落里,他发现了一本封面破旧的《青玄杂记》,作者不详,里面记载的全是些零散的观察笔记:“望月草昼合夜开,其开合之速,与月相盈亏相关”“试剑崖的风,每逢子时便会改变方向,似与山腹内的灵气漩涡有关”“曾见灵蛇捕食,其吐信频率竟与猎物的心跳相合……”
林羽越看越心惊。这些看似琐碎的记录,其实都在暗示着某种规律——自然界的生灵、草木、甚至风与石,都在遵循着特定的“频率”运行,而这种频率,恰恰与灵气的波动息息相关。
“这不就是‘波动理论’吗?”林羽合上杂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现代物理学认为,一切物质都在以波的形式运动,无论是声波、光波,还是微观粒子,都有其特定的频率与波长。如果能找到灵气波动的“频率”,并将其与法术、功法的“频率”相匹配,岂不是能让修炼效率倍增?
这个发现让他激动不已,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他立刻在杂记区翻找起来,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频率”“波动”的记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本更破旧的《游历随笔》中,他看到了一段更直接的描述:“西荒之地有异人,能以骨笛吹奏特定音节,引动天地灵气,催生草木,驱策妖兽。其音节共分十二阶,阶阶不同,若错一阶,则灵气暴走,反噬自身。”
“十二阶音节!”林羽的心脏怦怦直跳。这分明就是对“灵气频率”的量化描述!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值,但“十二阶”的划分,已经暗示了灵气波动是可以被测量、被掌控的。
他将这本《游历随笔》和之前的《法术精要补遗》《青玄杂记》一起抱到阅读区,仔细研读起来。阳光透过窗棂,在书页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他时而蹙眉思考,时而提笔在兽皮纸上写写画画,将修真界的记载与现代的波动理论相互对照,渐渐勾勒出一个全新的修炼框架——
如果将灵气的波动比作“声波”,那么功法就是“接收器”,只有当接收器的频率与声波频率相同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能量;而法术,则是“发射器”,通过特定的频率,将体内的灵气转化为外在的攻击或防御。
这个框架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练某种功法进步神速,而换一种就举步维艰——不是天赋问题,而是“频率不匹配”;也解释了为什么改良后的“寒霜诀”威力更强——因为调整后的轨迹,让法术的“发射频率”与天地灵气的“接收频率”更加契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林羽激动地拍了下桌子,引得旁边的弟子投来异样的目光。他连忙收敛情绪,心中却翻起了惊涛骇浪。这个发现的价值,远超任何一本基础功法或法术秘籍,它为他指明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用“波动频率”来解析、改良甚至创造功法与法术。
就在他沉浸在新发现的喜悦中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年轻人,看得这么入神,是发现了什么宝贝?”
林羽回头,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在身后,正是刚才守门的两位老者之一。他连忙起身行礼:“弟子林羽,见过长老。只是看些杂记,胡乱琢磨罢了。”
老者笑了笑,目光落在他摊开的兽皮纸上,上面画着各种波浪线和几何图形,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林羽用来代表频率的标记)。“这些是……你自己画的?”
“是,弟子试着用家乡的方法,分析灵气的运行规律。”林羽没有隐瞒,他能感觉到老者并无恶意,反而带着一丝好奇。
老者拿起兽皮纸,眯着眼睛看了半晌,突然点了点头:“有点意思。你看的这些杂记,都是前几代的‘怪人’留下的,他们总喜欢研究些‘旁门左道’,被其他修士笑话。没想到,几百年后,竟有年轻人能看懂他们的心思。”
林羽心中一动:“长老,您是说,以前也有修士研究这些?”
“何止是研究。”老者叹了口气,“据说千年前,青玄宗有位‘天衍子’祖师,就是靠研究这些‘波动’‘频率’,创造出了‘天音功’,能以音御灵,威力无穷。可惜后来这门功法失传了,只留下些零散的记载,藏在这些杂记里,没人看得懂,也就渐渐被遗忘了。”
“天音功!”林羽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不正是他构想的“波动理论”的实战应用吗?
老者看出了他的兴奋,将兽皮纸还给他:“天衍子祖师曾说,‘天地万物皆有灵,灵之动,若钟鼓之鸣,若江河之奔,寻其律,顺其势,则能以一敌百,化腐朽为神奇’。你能从这些杂记中看出门道,说明与他老人家有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请大家收藏:(m.2yq.org)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