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雪连下了三日,大雪漫天飞舞,尽管有专门扫街的人员打扫,但街头积雪还是可以盖过脚踝,踩上去“咯吱”作响,寒风裹着雪沫子,刮得人缩着脖子赶路。
街道上,许多店铺的门板都半掩着,仿佛在抵御着这寒冷的天气。掌柜们也都无精打采地拢着棉袄,在柜台后打着盹儿,看起来十分困倦。毕竟,这寒冷的天气让百姓们都懒得出门,生意自然也是一日比一日清淡。
然而,与其他店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陆香居的门口却依旧排着蜿蜒的长队,人们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就连那屋檐下的红灯笼,似乎也被这热闹的人气烘得暖了几分。
这热闹的场景,首先要归功于陆飞新研制的糕点。前几日,眼看着雪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陆飞便开始琢磨着要给顾客们增添一些既能暖身又应景的吃食。于是,除了那些平日里常卖的春日映花糕、坚果千层酥、甜心糕、梦幻仙酥、文房四宝糕等老品种外,他还特意让后厨按照自己教授的方法,新制作了软糯的枣泥蒸糕、栗子羹,以及驱寒的姜枣茶。
这枣泥蒸糕可是有讲究的,必须要用新晒的红枣,先将其蒸软去核,然后捣成细腻的枣泥,再包裹在糯米粉里蒸制。这样做出来的枣泥蒸糕,口感蓬松,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浓郁的枣香。
而栗子羹的制作则更为繁琐,需要先将栗子剥壳,然后用砂锅慢慢熬煮。要一直熬到栗子完全粉化在糖水里,这样入口时才能感受到那绵密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
此时陆香居的大堂内外人头攒动,前来购买糕点的顾客们排起了长龙。大堂内,陆飞特意准备了几个柴火盆,熊熊燃烧的火焰让整个空间都弥漫着温暖的气息,尽管外面寒风凛冽,但大堂内却宛如春天一般宜人。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身着棉袄的妇人站在队伍里,终于排到了前面,她不停地搓着手,焦急地喊道:“给我来一盒枣泥蒸糕,再要一份栗子羹!”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些许急切,仿佛对这些糕点有着特别的期待。
妇人接着解释道:“我家孩子昨天吃了你们家的糕点,今天就吵着还要吃,说味道好极了,吃了能驱散寒气呢。”
陆香居的伙计们听完,手脚麻利地将妇人所需的糕点打包好,然后微笑着对妇人说:“您拿好,这是陆香居特殊的两层包装,捂得严实,回家还是热乎的呢。以后如果您想搭配一些热饮,我们新煮的姜枣茶也可以一起带走。这样,一口糕一口茶,保证让您浑身都暖洋洋的。”
妇人满心欢喜地接过糕点,当她的指尖触碰到包装时,一股暖意瞬间传遍全身,让她不禁露出了笑容。她由衷地赞叹道:“还是你们陆香居想得周到啊!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就盼着能吃上一口热乎的东西呢。”
旁边的一位客人也跟着点头,他的手正捧着刚买的栗子羹,那瓷碗散发着阵阵热气,将他的手指也温地暖烘烘的,客人满足地尝了一口栗子羹,脸上露出了笑容,赞叹道:“这栗子羹真是甜而不腻啊!等会再喝上一口姜枣茶,那股寒气瞬间就被驱散了!”
陆飞站在柜台后面,微笑着看着客人们满意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一个身影吸引住了,只见陈婉儿跟巧儿,正抱着一大摞棉布手套走了过来。
此时的陈婉儿,脸上写满了疑惑,她看着陆飞,不解地问道:“陆大哥,你前几天让人做定做这么多棉布手套是要做什么呢?后厨的伙计们都有棉手套,前厅待客也根本用不上这么多啊!这得有好几百双吧?”
苏沁瑶也好奇地凑过来,她手中的暖手炉正冒着细细的烟雾。她同样对这些手套感到困惑,说道:“是啊,陆大哥,这手套做得可厚实了,料子也相当不错呢。做这么多,总不可能是给伙计们发福利吧?咱们店里的伙计,就算每人发两双,也绝对用不完这么多啊!”
陆飞面带微笑地接过这些手套,然后放到了雅间的桌子上,他从中拿出一双厚实的手套,手指轻轻摩挲着棉布的表面,感受着它的柔软和温暖。他仔细端详着手套上的纹路,发现其中还精心缝制着细密的棉线,这无疑增加了手套的耐用性和保暖效果。
陆飞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然后将目光转向陈婉儿,反问她:“你们觉得,在这样的雪天里出门,百姓们最需要什么呢?”
陈婉儿显然没有预料到陆飞会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她稍稍愣了一下,随即下意识地拢了拢自己的袖口,似乎想要从那里获取一些温暖,稍作思考后,她回答道:“自然是一些能够暖身的东西,比如厚衣服、暖手炉之类的。”
陆飞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陈婉儿的看法,紧接着他指向店外正在排队等待购买糕点的客人们,说道:“你看那些排队的百姓们,他们大多把手揣在怀里,有的甚至因为寒冷而不停地搓手跺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财倾山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财倾山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