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知道,自己做的这些无异于飞蛾扑火,可也比浑浑噩噩地活着强,林元帅、辛梦阳他们都为了他们所信仰的而牺牲了,多他石建之一个,又算得了什么呢?
朝着没有星星的无垠天空,石建之长叹一声。
“元帅啊!建之无能!不能保卫踏北,使踏北不陷入虏寇之手,建之愧矣啊!”
晚风瑟瑟,吹起了石建之无数的回忆。
当年他的故土被燕国人侵占,流落在边地,靠着朝廷发放给流民的赈济勉强度日,那个时候林骁被委派渡江征募兵丁,要出兵收复失地。石建之得知消息后立马前去投军,并结识了曹承隐一众弟兄。
林骁是一个极具魅力的领袖,他们被团结在林骁麾下,跟随林骁北上深入燕国腹地,多次击破燕军,兵锋直抵燕国国都,打得燕王燕悼宜险些兵败丧命,几乎就要签订向昭人割地的协议。
就在此时,宣国和凝国意识到大昭的威胁,凝明王率先出动,派出叶潇大破准备北上支援林骁的援军,侵占大昭东部部分领土。
林骁见援军被断,燕军主力也将南下,遂只得撤军,而宣国人也于此时出兵,燕、宣、凝三国共同发起对昭军的围追堵截,昭军损失惨重,石建之的弟兄在此战中殒命殆尽。
战后,林骁被委派到踏北担任总督,石建之也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林骁的提拔与重用。
他们亲眼看着一支全新的踏北边防军是如何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决心要以这样一支强军先北上破宣兵,收复踏北全境,再东进击破燕国和凝国,把大昭失去的领土统统夺回来。
石建之终究没能亲眼见证到那一天,林骁之死,让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所有的情况,都在急转直下。
那个强盛一时的踏北边军正在支离破碎,石建之曾尽一切之努力希望遏制出现在踏北的颓势,坚守到希望来临的那一天,可这次似乎还是和往常一样,绝望总是会抢在希望之前,给予石建之一记迎头痛击。
他曾向洪辽摇尾乞怜,忍受诸多人甚至是昔日同僚的指责与误解,甚至还亲自监斩了辛梦阳……
这些,都没能挽回局势啊!石建之怎么能不心寒呢?能做到不落泪,已经是他最大的坚强了。
“将军。”
寒夜里轻轻一声呼唤,令石建之回过了头,武平手里提着一只灯笼,正在关切地注视着他。
“将军,您没事吧?”
武平询问道,但石建之轻轻摇了摇头。
“没事,在想事情罢了。”
武平已经从石建之口中得知了终平四城即将被割让的消息,他很清楚石建之为什么而忧伤,可他无能为力,他同样清楚,终平四城正式被割让出去的那天,就算石建之以死明志的那天。
武平十分不忍地说道:
“将军!您应该会很清楚,如果那天到来,您可以坚持三天都是一个奇迹。我们虽然撤离了踏北,但是,万一将来还可以打回来呢?”
石建之淡淡一笑。
“踏北边军最大的凝聚力就是对故土的扞卫,这使他们甚至可以在没有军饷的情况下和宣国人死战。朝廷从踏北撤离,踏北边军必将对朝廷离心离德。
再说,朝廷真有心北伐,还会和宣国人媾和吗?就算以后的君王有心北伐,可随着老一辈凋零,新生一代对宣国又没有刻骨铭心的仇恨,如何堪用?大昭这一去,就是永远啊!踏北之地,不复为大昭所有了。”
石建之的话,说得武平同样心痛不已啊!他也是踏北人,故土沦陷的滋味,又怎么好受得了呢?
武平还在沉默着,石建之忽然对他开口道:
“武先生,等到建之宣布抵抗之际,我的人头可就值钱了。这份悬赏,你不如拿去吧!到了踏南,你这一官半职估计也保不住了,就用这些钱让你和你姑娘日子过得好些!缘儿多好一个姑娘,你忍心让她跟你一起受苦?听我的,到时候你得了这些钱,就去置办些田宅,不要连下人都舍不得雇,花不了你几文钱。”
武平震惊地看向石建之,断然拒绝道:
“你把我武平当成什么人了?要让我以您的人头为自己谋求富贵?武平断然做不出这样的事,我与我女儿绝不会使用这样的一笔钱,如果您还要坚持,就当武平从来没认识过您。”
“你……”
石建之又叹了一口气,不再坚持他的主张。
他心知武平是一名难得的好官,大昭官场无论官位高低,几乎是无官不贪,因为大昭的官员工资本就微薄,还常常克扣,靠这些工资连度日都很困难,许多官员贪些银子补贴家用,都不会觉得愧疚。
可武平哪怕领着低廉的俸禄,也从来不拿官府一文钱,日子过得非常清苦,石建之有时想通过一些方式让武平多些收入,比如让手下扮成受武平恩惠的百姓,去给武平家送些礼物,可武平全部予以拒绝。
唉!这个世道多么荒唐呢?总是坏人得利,坏人享福,而好人遭灾,好人受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m.2yq.org)缔王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