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饭吃嘛,不丢人。
而如果是汇报工作,那就有的操心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只要在朝堂上露脸的都有份。
但重要官员往往不会为之而操心,他们的活,大可让底下人抢着干,干不好也都是底下人背锅。而其它普通官员呢?他们就是重要官员眼里的底下人,是正儿八经的执行层。
至于汇报工作这种事,需要出面应付的都是这样的人。他们能不担心吗?
让领导满意,很多情况下是比干好一件差事本身更为麻烦的一件差事,尤其是像他们这样,头顶不仅有正明皇帝这么一个天,还有严万忠、王沧这些层云,哪个都不是好惹的。
而大昭朝堂的差事也都不是什么好差事,很简单,因为手头没有预算,预算充足,什么都好说,但要是预算不充足……基本只能自求多福,而且还不能叫苦叫屈。
等到汇报工作的环节正式开始,许多官员都是如芒在背。
先是兵部的官员向正明皇帝工作,在大昭六部中,兵部是真正的修罗场,兵部的事务又繁忙又要紧,开销巨大但是预算紧张,且正明皇帝对武备的关注又明显高于其它部门。兵部的压力在几个部门中是真正的首屈一指。
兵部的执行层们战战兢兢地向皇帝陛下汇报工作,只不过情况比想象的要平静很多。
说来也滑稽,兵部的官员知道自己手头上没有好消息,皇帝也知道兵部那里不会有好消息,兵部的官员知道皇帝知道自己没有好消息……
于是这样一来就达成了微妙的一致,两边的状况都出奇的平稳,兵部的官员出于职业操守谨小慎微,但总体而言,双方的情绪都很平静。
直到兵部汇报完成,正明皇帝都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准确点说,从兵部开始汇报的那一刻起,皇帝大人的脸就已经垮了下去,从开始垮到结束。
等兵部的官员忐忑地汇报完毕,正明皇帝幽幽叹了一口气。说道:
“知道了!”
正明皇帝其实也很无奈,他也不是没有问责过,奈何问责也不顶用啊!
他问兵部要成绩,兵部管他要预算,而他给不出预算。正明皇帝还是很厚道,知道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太苛责底下人,所以对于各种糟糕的情况,他也只有一声长叹。
等叹息完后,正明皇帝看了一眼兵部尚书曹刻,说道:
“曹刻,你对兵部的工作怎么看?”
听了正明皇帝的话,曹刻的第一反应是下跪,七尺来长的身躯扑通一下就跪倒在了地面上。
然后,他的口中才开始说出解释的话。
“臣有罪!罪臣一定…一定会督促好兵部各官吏,不负…不负圣上所托!”
正明皇帝淡淡地看向跪倒的曹刻,勾了勾嘴角,勉为其难地笑了笑。
“平身吧!”
督促?不负自己所托?正明皇帝听了只想笑,这样话,他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但情况还是一样糟糕的情况,改善什么的看不出来一点。
以前他注视曹刻的眼神可能还会有满心欢喜的期待亦或者是恨铁不成钢的埋怨,但到了现在,他的眼里连一点波澜都不会起。
那真正的波澜在哪里?在兵部的执行层眼里。兵部的官员看向曹刻的眼神无不带着或多或少的不满。
曹刻这老小子开头一句领罪,结果一听领罪的内容,居然是说自己监督不力?
那岂不是变相地在说他们这些执行层办事不力?合着说了这些不还是埋怨我们这些真正干事的人?你个老毕登!怎么不美死你。
但这些官员就算眼里有波澜也都是一时的,自家领导什么德行他们这些当手下自然最清楚不过,反正曹老大人不粘锅的本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领教,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只要皇帝不至于真的因此而问责他们,那他们自然也愿意和曹刻保持一副表面上的和谐。
其它大部分部门的汇报内容,一样谈不上什么新意,官员还是一样的战战兢兢,皇帝也是一样的垮起一张黑脸。帝国的中枢,早已是显而易见的死气沉沉。
到了汪亿领导的工部,还算能有点新意,但皇帝的脸色明显更加暗沉。
工部的汇报内容,别问,问就是一路赢赢赢赢赢,已经快赢麻了,各种吹捧粉饰的词说了个遍还不带重样。
核心主旨就是这里的工程进展顺利,那里的工程收获颇丰,我大昭工部一系列工程项目都在一路高歌猛进,但最后的终点都会回到一个地方上——我们的项目完成得特别好,非常之好,但是就只差那临门一脚才能大功告成,不然就白搭,想要正式验收,一句话,得加钱!
正明皇帝脸色好才有鬼了,从来只听说领导给部下画大饼,你个小小的工部居然也敢跟领导画大饼?
你说预算?那预算一次一次加了多少次了?有改过嘛啦?加汤不加药啊!每次都是差一点,每次都说加预算,汪亿也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看着汪亿那副志得意满如同等待夸奖的样子,正明皇帝实在忍不住,发出了质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m.2yq.org)缔王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