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蒋羽和王沧比起来也是两个极端,后者是烈火,而前者则宛若死水。
自己每次提起,除了割地外宣国可以向昭廷提供其它条件,这个蒋羽便顾左右而言他,完全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而自己采取进攻姿态,问昭廷需要什么,蒋羽则咬死了割让踏北不放。
如此往复,曹承隐也算是看出来不将踏北之地割让给昭廷,和谈是必定没有希望的,接着和这个蒋羽周旋,完全是浪费时间。
曹承隐深呼一口气,眼神犀利,为和谈发起了最后的尝试,开口说道:
“如果昭廷不想要和平,难道想要战争吗?昭廷现在内忧外患复加,趁此良机缓解外患,用以平息内忧,对贵国不也是一个上佳之机会?
贵国已经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再在踏北掀起大战,难道对贵国就是可取之道?如果贵国不想在内外交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适可而止,是最为明智之选择。”
面对曹承隐面色凝重的质疑,蒋羽仅仅是风轻云淡地一笑,道:
“我大昭国策,岂容他人置喙?贵国自己都自顾不暇,何必为我大昭操心?在下只想提醒贵方一句话,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贵国的命运,是贵国自己选的,而我大昭只不过是拿回本就属于自己的土地。贵使,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
蒋羽的脸庞上继续挂着从容和善的笑容,仿佛是一堵高不可攀的墙壁。
曹承隐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了,他很清楚,尽管他尽自己所能尽的努力在避免昭、宣两国共同坠入战争之泥潭,可现实就像一辆失控的马车,他怎么也拽不住缰绳以将马车给拉回来,又何必再去挣扎些什么?
准备开战吧。
燎原烈火,将再一次在昭、宣两国的边境之上熊熊燃烧,而在燃烧的终点,谁才会是真正的胜利者?
又或者说……这来自深渊的丧钟,将会为谁而鸣响?正明皇帝将会如愿以偿?宣王将能否冲出重围?燕王、凝王又将抵达何处?
事在人为,一切皆处于未定之天。
“好!”
曹承隐从椅子上起身,直视着蒋羽,说道:
“既然这样,我看谈判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在下尊重贵使的选择。”
蒋羽平静地笑着,而曹承隐则再不看对方,转身离去,谈判至此宣告破裂,一切再也无可挽回。
注视着曹承隐离去的背影,蒋羽有一股放声大笑的冲动,浓烈的笑意已经拥挤在他的眼眸当中,若非周围还有许多人在,他一定会疯狂地大笑起来。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在他和王沧的努力搅合之下,这场和谈终于宣告破灭了,大昭与宣国再也别幻想能够和谈。
至于下一步也已经明确了,大昭将会向宣国人开战,一场大战将会在踏北平原上打响!
而战役的结果嘛……蒋羽相信,一切皆会如安仕黎所预料的那般,踏北军将在洪辽的率领之下遭受宣军重创。
当然,这份信心不光是安仕黎的分析给予的,也有蒋羽自己的思考在内。
林骁在的时候,踏北军尚且没能完成收复踏北的大业,现在换了一个酒囊饭袋般的洪辽,收复踏北、击退宣人,就更是痴心妄想了。
而在洪辽所率领的踏北军战败之后呢?
届时,正明皇帝的威信又将遭受重大打击,海内臣民皆会对他离心离德,乃至期盼一名更有作为、更有能力的君主出现。
等到那时,蒋羽秘密策划的大业就将向前迈一大步,他终将扶持信王取代正明皇帝,开创属于他的大业!
什么?宣国人要是战败了呢?不完全排除这一可能,可这世上哪有必定如愿、绝无风险的事情?总得赌上一把!
只要赢面够大,那他就愿意赌。
好了,他所能做的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继续退居幕后以观后续发展吧!
宣国使团离开的次日,正明皇帝便再一次举行朝会,这次朝会所要商议的事情只有一件——向宣国开战!出兵收复踏北!
自宣国使团来临后,大昭众臣的反宣情绪便逐渐高涨,在朝会上时,这份情绪终于迎来了宣泄口,王沧、曹刻等众多大臣一致赞成向宣国开战,给予傲慢狂妄的宣国人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而高鹤依旧在尽己所能地避免战争,他的努力早已成为杯水车薪,完全无法浇灭众人熊熊燃烧着的开战热情——宣国人大限将至,不战何为?
至于严万忠一党则秉持观望态度,对开战与否都没有做什么努力。
最终,由正明皇帝大手一挥,决定了形势的最后走向:命踏北军即刻进行整军,准备向宣虏开战,攻入宣国,一举收复踏北失地!
战争的列车终于启航,并向着正明皇帝预设的目的地奔驰而去,至少现在还未脱轨。
各方势力,都会竭尽所能让这辆列车沿着自己的轨道行驶,争斗,远远没有落下帷幕。
散朝之后,蒋羽回到了府中,并以悲痛无比的口气向安仕黎讲述了此番朝会上发生的一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m.2yq.org)缔王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