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关外的对峙,在裴袁清的铁腕整肃与沉稳应对下,局势悄然发生着变化。南靖主将呼延灼在初战受挫、营啸风波被迅速平息后,似乎意识到北疆军并非想象中那般因内乱而军心涣散,强攻镇北关这块硬骨头,代价将远超预期。加之北国境内局势日趋稳定,昭阳公主监国手腕老练,皇帝“病情好转”的消息不断传出,南靖朝中主和派的声音也逐渐占了上风。
更关键的是,裴袁清采纳了昭阳的建议,加大了“攻心”力度。大量揭露南靖与邪教勾结、意图不轨的“箭书”被射入南靖大营,甚至通过秘密渠道散播到南靖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舆论风波。同时,北国派出的使臣也在周边诸国间积极斡旋,陈明利害,使得南靖在外交上陷入了一定的孤立。
内忧外患之下,南靖国主最终下令,命呼延灼“暂缓攻势,以待时机”。表面上,南靖军依旧陈兵边境,旌旗招展,但攻势明显减弱,大规模的冲突不再发生,转而变成了小规模的斥候摩擦和口水仗。
裴袁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并未因敌军的退缩而松懈,反而更加警惕。一方面,他严令各军提高戒备,防止南靖佯退实进,或施展其他阴谋;另一方面,他加紧整训军队,修复关防,囤积粮草,并派出大量精锐斥候,深入南靖境内,密切监视其动向,尤其是搜寻司徒勉及其邪教残余的踪迹。
前线局势的稳定,通过八百里加急,迅速传回天阙。昭阳在承乾宫东暖阁接到军报时,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她走到御案旁,轻声向半倚在软榻上、正由陈院判伺候进药的父皇宇文泓禀报了边关情况。
宇文泓的气色已大为好转,虽仍显虚弱,需要静养,但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思维清晰,已能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他听完昭阳的禀报,微微颔首,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裴卿……沉稳有度,堪当大任。南靖退意已生,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告诉裴卿,稳扎稳打,不可冒进,边关安宁,方是根本。”
“儿臣明白。”昭阳恭敬应道,细心地将温热的药勺递到父皇唇边。这段时日,她不仅是监国公主,更是承欢膝下的孝女。每日亲自侍奉汤药,禀报朝政,宇文泓看着女儿日渐沉稳干练的气度,心中既感欣慰,又深怀愧疚。
“阳儿,”服完药,宇文泓靠在引枕上,目光温和地看着昭阳,声音虽轻却清晰,“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这北国的担子,本不该让你这般年纪就来扛。”
昭阳轻轻为父皇掖好被角,柔声道:“父皇言重了。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只要父皇早日康复,北国江山稳固,儿臣再辛苦也值得。”
宇文泓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眼中满是慈爱与复杂:“朕的身子,自己清楚,非一日之功。朝中大事,日后还需你多费心。裴袁清……是个可靠之人,文韬武略,忠心可嘉。有他辅佐你,朕……很放心。” 他的话意味深长,目光似乎能看透女儿心中那隐秘的情愫。
昭阳脸颊微红,垂下眼睑,没有否认,只是低声道:“裴将军……确是国之栋梁。”
宇文泓微微一笑,不再多言,缓缓闭上眼休息。有些事,点到即止,他相信女儿自有分寸。
退出养心殿,昭阳回到东暖阁。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为室内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她展开裴袁清随军报附上的私信,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细致的边关见闻、对局势的分析,以及含蓄却真挚的问候。字里行间,她能感受到他那份沉甸甸的牵挂与守护。她提笔回信,将父皇的嘉许与叮嘱、朝中的近况、以及自己淡淡的思念,融入字里行间。笔墨传情,成了连接两地、慰藉相思的唯一纽带。
第二节:深宫定策,凤隐龙潜布棋局
边关暂稳,昭阳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政的整顿和朝局的平衡上。有了父皇在背后支持,她处理起政务来更加得心应手。她深知,攘外必先安内。北国历经内乱,百废待兴,首要之务是稳定人心,恢复元气。
在宇文泓的默许和指导下,昭阳推行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她以皇帝名义下旨,为在平乱中殉国的赵乾、雷啸等将领追封爵位,厚恤其家属,极大鼓舞了军心士气。对瑞王、柳相余党,则区别对待,首恶严惩不贷,胁从者给予改过自新之机,迅速稳定了朝堂局势。
其次,她下令减免受战乱影响州府的赋税,拨发库银赈济灾民,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并选派得力干员前往地方,整饬吏治,恢复生产。
再者,她格外重视情报工作。一方面,加强了对南靖及周边国家的谍报渗透,密切关注动态;另一方面,下令暗卫府全力缉拿在逃的司徒勉,清除其可能潜伏在国内的邪教势力,防患于未然。
这些政令井井有条,恩威并施,充分展现了昭阳的政治智慧和手腕。朝中原本还有些观望的老臣,见皇帝虽未正式临朝,但昭阳公主处事公允,决策果断,背后显然有皇帝的全力支持,便也纷纷收起了小心思,尽心辅佐。北国这台庞大的机器,在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后,终于开始平稳而有力地重新运转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凰啼北国:公主重生弃婚覆江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凰啼北国:公主重生弃婚覆江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