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关大捷的消息如同久旱甘霖,暂时缓解了北国上下的焦灼。然而,昭阳与裴袁清深知,这胜利仅是喘息之机。南靖虽退,元气未伤,虎视眈眈;朝中暗流汹涌,先帝死因未明;而最令他们揪心的,是那对藏于深宫、许久未曾得见的一双儿女。
第一节:深宫暗涌,稚子啼声牵肠肚
地宫岁月,不知寒暑。昭阳以惊人的毅力支撑着朝局,每日于御书房批阅奏章至深夜,面对张启贤、王焕之等权臣的明枪暗箭,她或雷霆手段,或怀柔安抚,渐渐将朝政大权牢牢握在手中。朝臣们见识了这位年轻长公主的手腕与魄力,多数人收起轻视之心,不敢再轻易造次。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之时,对儿女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几乎将她淹没。她只能通过影每隔三日递来的、写着“安好”二字的纸条,来慰藉那颗饱受煎熬的慈母之心。她知道,裴袁清在边关亦是浴血奋战,她不能让他有后顾之忧。
这日,影带来的纸条上,除了“安好”,还多了一行小字:“小主子近日夜啼稍频,似受惊,陈院判已用药安神。”
短短数字,让昭阳的心瞬间揪紧!夜啼频发?受惊?地宫守卫森严,何来惊吓?莫非……是那残留的邪气侵扰?还是司徒勉虽被擒,其邪法仍有影响?种种不好的猜测涌上心头,让她坐立难安。
她强压下立刻去地宫探望的冲动。此刻,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她,任何异常举动都可能暴露孩子们的藏身之处,带来灭顶之灾。她只能暗中下令,加派可靠医女和懂安神术的嬷嬷入地宫,并让影将父皇昔日赏赐的一对辟邪九龙璧送入地宫,置于孩儿榻前。
“告诉陈院判和嬷嬷,务必精心照料,若有任何闪失,本宫唯他们是问!”昭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第二节:边关冷月,铁甲寒霜思故园
千里之外的镇北关,朔风凛冽,战火暂熄,空气中仍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气息。裴袁清伫立关墙,玄甲染霜,望着南靖军退去方向那连绵的营火,眉头紧锁。虽胜了一仗,但他深知,靖王老谋深算,此番受挫,必不会甘心,更大的风暴还在后头。
军务繁忙,整饬防务,安抚伤亡,侦查敌情,让他无暇他顾。但每当夜深人静,巡营至僻静处,仰望天边那轮与京城并无二致的冷月,对昭阳和儿女的思念便如野草般疯长。他想起离京前,昭阳那强作镇定的眼神,想起地宫中那一双稚嫩的笑脸。为人夫,为人父,却不能守护妻儿于羽翼之下,反而让他们身处险境,这份愧疚与担忧,日夜灼烧着他的心。
他收到京城暗线传来的消息,知昭阳在朝中稳住了局面,心中稍安,却又为“稚子受惊”之事揪心不已。他恨不能插翅飞回京城,将妻儿紧紧护在怀中。但他不能!他是北国的擎天之柱,边关不稳,京城再固亦是危巢。他必须在这里,用手中的剑,为妻儿,为北国,杀出一条血路!
“昭阳,再等我些时日……”他对着京城方向,喃喃低语,将满腔思念化作更坚定的杀意,“待我扫清边患,定归家与你们团聚!”
第三节:釜底抽薪,暗夜惊雷破奸谋
就在边关对峙、朝中暗流持续之际,一场源自阴暗角落的致命阴谋,正悄然向昭阳袭来。
张启贤、王焕之等失势权臣,见明面上难以撼动昭阳的地位,便将毒手伸向了更深、更毒辣的方向——他们竟与南靖潜伏在天阙的细作勾结,意图制造一场足以颠覆朝局的大乱!
他们的计划阴毒无比:一方面,在京城散播谣言,称先帝之死实为昭阳与裴袁清合谋,为夺权弑父,并称藏于行宫的“皇子皇女”早已夭折,现今的“幼帝”乃是昭阳找来的冒牌货,意图混淆宇文氏血脉,窃取江山!另一方面,他们买通宫中内应,准备在祭天大典当日,制造“天降异象”(如祭坛起火、神像崩裂),并趁机煽动混乱,刺杀幼帝承钰,嫁祸昭阳,然后由他们控制的宗室元老出面“拨乱反正”,另立新君(自然是他们的傀儡),并与南靖里应外合,瓜分北国!
此计若成,北国顷刻间便会分崩离析!
然而,他们低估了昭阳的警觉与裴袁清留下的暗卫力量,更低估了一个小人物——地宫负责采买食材的一个老太监福安的忠诚。
福安在偶然间听到两个张府下人在酒肆密谋“祭天大典”和“行宫”等语,心生警觉,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将消息传给了影。
影得报,大惊失色,火速密报昭阳。
昭阳闻讯,惊怒交加!她瞬间明白了对方的全部毒计!这不仅是要她的命,更是要彻底毁灭北国!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中飞速运转。
硬碰硬,只会打草惊蛇。必须将计就计,引蛇出洞,一举铲除!
她立刻做出部署:
1. 秘调禁军:以演练为名,秘密调动绝对忠诚的禁军精锐,由影统一指挥,埋伏于祭天台周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凰啼北国:公主重生弃婚覆江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凰啼北国:公主重生弃婚覆江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