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汉生紧抿的嘴角缓缓松弛,但仍下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枚磨平棱角的弹壳护身符。这是他从特种部队带出来的习惯,每当任务陷入僵局,触摸这枚承载着战友亡魂的金属,冰冷的触感就能让他找回在枪林弹雨中淬炼出的冷静。弹壳内侧刻着的0713字样已经模糊,那是七年前牺牲战友的编号。
那至少该给张博加点压力。他妥协道,指节依然泛白,我安排个安全检查,搜查他的办公室,制造点紧张气氛,也许能逼夜枭提前行动。
不行!陈晓墨和陈子序异口同声,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陈晓墨将烟头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动作带着罕见的用力:任何额外刺激都可能打破现在的平衡。狐系猎手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保持常态,就像暴风雨来临前,海面越是平静,越能麻痹警惕的鱼群。
陈子序补充道:张博现在就像站在悬崖边,我们不知道夜枭在他身上绑了多少根线。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导致两种极端后果:要么夜枭切断所有联系消失,我们永远找不回那颗定时炸弹;要么他提前启动预案,在我们没准备好的时候强行突破。他调出张博的实时生理监测数据,心率曲线平稳如沉睡的湖面,看,张博现在很平静,说明夜枭也在等待。我们需要比狐狸更有耐心,比海龟更擅长潜伏。
指挥中心的时钟指向凌晨四点,窗外的天色开始泛白。廖汉生看着屏幕上张博实验室的实时画面——那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正专注地调试设备,浑然不知自己已站在无形的战场中央。他深吸一口气,将战术笔插回口袋,那枚弹壳护身符在掌心留下冰冷的印记,也带来了久违的平静。
第七十四小时。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承诺,我们等得起。
陈子序赞许地点头,重新端起紫砂杯。茶水已凉,但他的眼神却愈发清亮。在这场龟与狐的较量中,耐心不是懦弱,而是最锋利的武器。当狐狸以为猎物已经失去耐心时,真正的狩猎,才刚刚开始。
沉稳捕食者从不会提前惊动猎物。陈子序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沉稳。他缓缓站起身,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拂过巨大电子沙盘的边缘,沙盘上,实验室的立体结构在幽蓝的光线下纤毫毕现,每一条通道,每一个节点,都如同棋盘上的落子。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复杂的线路,仿佛能穿透冰冷的金属和混凝土,看到隐藏在其后的暗流涌动。张博只是诱饵,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夜枭。惊动张博,等于告诉狐狸陷阱的位置,那只会让我们七年的布局功亏一篑。
他调出安保部署图,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如同暗夜中的星辰,代表着隐藏的监控设备,无声地注视着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晓墨,他转头看向团队里的天才生物信息学家,把三层实验室的红外感应灵敏度调到最高,我要做到连温度波动超过0.5℃都要报警。任何异常,都不能放过。
陈晓墨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冷静的光芒。她纤细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投影出实时温度场分布图,不同颜色的色块如同跳动的火焰,描绘着实验室的热力图景。已经做了,子序。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不仅如此,我还在张博常用的咖啡杯把手内侧,植入了微型温度传感器,只要他拿起杯子,就能监测到他的体表温度变化,间接反映他的情绪波动。
就在这时,凌希玥突然急促地敲击键盘,清脆的嗒嗒声打破了指挥中心的宁静。主屏幕瞬间切换,分割成数块,其中最大的一块显示着实验室走廊的实时画面。张博,那位在生物基因编辑领域颇有建树的研究员,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正步履匆匆地走向安全通道。他的眉头微蹙,步伐比平时快了一些,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口袋,这个细微动作被高清摄像头捕捉并放大,投射在巨大的屏幕上,清晰得连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的细节都一览无余。
他要去天台。经验丰富的廖汉生,这位前特种部队成员,立刻绷紧了身体,肌肉线条在作战服下贲张,条件反射般地手摸向腰间的配枪,眼神锐利如鹰。多年的实战经验让他对危险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
放松,廖队。陈子序伸手按住他的肩膀,那只手沉稳有力,带着令人安心的重量,仿佛一座可以依靠的山岳。只是例行抽烟。他语气平淡,却有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张博有严重的尼古丁依赖,根据我们过去三个月的观察,他每天凌晨三点半会准时去天台抽烟,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七年零三个月。他对细节的掌控,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暗自佩服。
监控画面里,张博果然从口袋里掏出烟盒,动作熟练得如同设定好的程序,甚至连掏出烟盒的角度、弹出香烟的根数,都与过去无数次的记录丝毫不差。当他用打火机点燃香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从他鼻孔中缓缓喷出时,陈晓墨面前的生理监测仪突然发出轻微的蜂鸣声——屏幕上的数据显示,张博的心率从每分钟72次的正常水平,骤然飙升至118次,并且这个高心率持续了整整47秒才缓缓回落,但仍高于基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国安谍影:苍穹无眠请大家收藏:(m.2yq.org)国安谍影:苍穹无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