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丹青妙笔,谁人能懂?
岁月长河,且看我纸上游龙!”
最后一句歌词,伴随着京胡一个利落的收尾和古筝的泛音,尘埃落定。林烨微微喘息,站在舞台中央,身后大屏幕上,《清明上河图》长卷缓缓合拢,只余下淡淡的墨韵。
寂静。
比《青花瓷》那次更长的寂静。
仿佛所有观众的灵魂,都被那一声戏腔拽入了千年前的汴梁街头,尚未完全归来。
然后,掌声如同积蓄了千年力量的火山,轰然爆发!声浪几乎要掀翻演播厅的顶棚!许多观众激动地站了起来,用力鼓掌,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和震撼。
“我的天灵盖飞走了!”
“我哭了!谁能懂?流行还能这么玩?!”
“这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啊!听得我热血沸腾!”
评委席上,那颖第一个拿起话筒,她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激动得一时语塞,最终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好!太好了!”她平复了一下呼吸,眼神灼灼地盯着林烨,“林烨,你让我怎么说你好!《青花瓷》是美,是意境,这首《清明上河图》是魂,是风骨!你把一座古城唱活了!尤其是那段戏腔,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流行和戏曲的结合,我听过很多尝试,但你是第一个让我觉得不突兀,不勉强,反而是升华,是必然的人!你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唱歌了,你这是在创造一种新的音乐语言!”
这番极高的评价,再次引动了全场的掌声。
话筒递给王峰,他深吸一口气,表情严肃而认真:“我必须承认,林烨,你又一次颠覆了我的认知。这首歌的编曲复杂度,远远超过了《青花瓷》。民族乐器与现代编曲的融合,流行唱腔与京剧艺术的对话,层次之多,元素之丰富,却能做到杂而不乱,浑然一体。这需要极其深厚的音乐功底和超凡的艺术审美。我更惊讶的是你的演唱,那段戏腔没有多年的功底根本唱不出来,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让我们这些所谓的专业音乐人,感到汗颜,也感到兴奋!”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吴峰身上。这位以严苛着称的评委,此刻脸上早已没了之前的质疑和审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肃穆的郑重。
他没有立刻点评,而是沉默了几秒,仿佛在回味刚才的表演。当他终于拿起话筒时,声音低沉而有力:
“上一次,我说《青花瓷》会改变一些东西。”他环顾现场,目光最后落在林烨身上,“今天,我要说,《清明上河图》让我看到了改变的根基。”
“这首歌,它不仅仅是好听,它是有根的!”吴峰的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激动,“它的根,扎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几千年的文明积淀里!扎在我们的笔墨丹青里,扎在我们的戏曲国粹里!你不是在凭空创造,你是在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最好的东西,用这个时代年轻人能听懂、愿意听的方式,重新擦亮,端了出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林烨,你证明了‘中国风’不是一种浅薄的标签,不是加个笛子、写两句文言词就叫中国风。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学,一种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你找到的这条路上一次我觉得是独木桥,但现在看来,它下面垫着的是我们整个华夏文明的基石!它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宽阔,都要坚实!”
吴峰猛地按下晋级按钮,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晋级!毫无疑问的晋级!我现在无比确信,你走的这条路,不是捷径,而是正道!是能让华语音乐真正走向世界,并且是以我们自己的姿态走向世界的正道!继续走下去,别回头!”
三盏晋级灯再次为林烨亮起!光芒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璀璨。
台下,张艺星脸色煞白,怔怔地看着被掌声和赞誉包围的林烨,又看了看自己身边虽然依旧在鼓掌、但眼神已经明显不同的跟班,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名为“底蕴”的东西,是再多外在资源和浮夸技巧也无法逾越的鸿沟。
林烨站在光芒中央,深深鞠躬。
他知道,评委们的盛赞,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口中那份“根基”与“正道”的呼唤与认同。
而这,正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第十八章 终)
喜欢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请大家收藏:(m.2yq.org)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