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一旦寻得了正确的源头,便如活泉奔涌,再也无法遏制。
林烨没有去动那些昂贵的合成器,也没有立刻召唤系统。他只是坐在钢琴前,任由指尖在黑白琴键上流淌,寻找着最能表达那份市井温暖与生命韧性的旋律线条。他想要一种更亲切、更贴近心跳的节奏,一种能让听者不自觉跟着轻轻摇摆的律动。
几天后,他再次出现在陈艺迅的维修店后院。这一次,他没有带来复杂的编曲构想,只是抱着一把木吉他,坐在那个堆满旧零件的石墩上。
“陈师傅,听听这个。”他轻轻拨动琴弦,一段轻快而温暖的旋律流淌出来,带着些许布鲁斯的慵懒,又融合了民谣的叙事感。他开口唱道:
“清晨的豆浆,傍晚的巷口……”
“谁家的炊烟,牵着晚风慢慢走……”
“路灯下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
“说着平凡日子,也有光……”
歌词没有华丽的辞藻,全是寻常生活的剪影,却像一幅幅温暖的速写,勾勒出人间烟火的质朴与动人。
陈艺迅正拧着一个锈住的螺丝,听到歌声,动作渐渐慢了下来。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发表激烈评论,只是默默地听着,布满油污的脸上,神情慢慢变得柔和。就连后院那几只总是警惕的流浪猫,也仿佛被这温和的旋律安抚,蜷缩在角落,竖着耳朵。
“柴米油盐,吵吵闹闹……”
“磕磕绊绊,是家的味道……”
“跌倒了拍拍土,继续往前走……”
“这人间烟火,最是温柔……”
唱到这里,林烨的歌声里带着笑意,也带着一种通透的理解。他唱的,正是陈艺迅,是早点铺老板,是巷口的每一个街坊,也是这滚滚红尘中,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一曲唱罢,后院安静了片刻。
陈艺迅放下工具,用力擤了把鼻子,瓮声瓮气地说:“妈的……这歌……听着舒坦。”他顿了顿,补充道,“比那些嗷嗷叫的玩意儿强!”
这大概是他能给出的最高评价。
林烨笑了:“编曲上,我想就用吉他、口琴,加点简单的打击乐,像手鼓或者沙锤。要的就是这种不插电的、Livehouse的感觉,像是在朋友面前随意弹唱。”
“这个我在行!”陈艺迅来了精神,“老子年轻时也玩过这个!保证给你弄得又干净又有味儿!”
接下来的几天,后院变成了一个小型不插电排练场。陈艺迅翻出了他珍藏的老式口琴,吹奏出略带沧桑却充满韵味的过门。林烨弹着吉他,哼唱着。偶尔有过路的街坊被吸引,扒着门缝听一会儿,然后笑着离开。
苏雨墨来过一次,带来她自己烤的饼干。她坐在一旁的小马扎上,安静地听着,末了,轻声道:“这首歌,像冬天里的烤红薯。”
林烨深以为然。它不华丽,不惊人,却足够温暖,足够慰藉。
当最终版本的《人间烟火》在小院里录制完成时,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满足。这首歌里,没有背负文明传承的沉重,没有挑战艺术高峰的野心,只有对平凡生活的深情凝视与温柔歌颂。
林烨没有急着发布它,也没有计划将其用于任何商业场合。他只是觉得,这首歌应该先唱给那些赋予他灵感的人听。
他或许依然要走向世界,去奏响黄钟大吕。但此刻,他更愿意先为这巷口的烟火,献上最真诚的礼赞。
(第四十六章 终)
喜欢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请大家收藏:(m.2yq.org)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