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星城的灯火在窗外连成一片璀璨的光河。房间内,舆论风暴的喧嚣被隔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回归理性的沉静。林烨、苏雨墨、经纪人,以及刚从节目组后期机房回来的陈艺迅,围坐在客厅的茶几旁,进行着首秀后的第一次复盘与战略调整。
茶几上摊开着流程单、网络舆情简报,以及一份初步的下一轮选曲备选清单。
经纪人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工作时的干练:“数据反馈非常积极。大众听审的投票结果证明了我们首秀策略的成功,打破了固有印象,建立了‘全能歌手’认知的第一步。网络热度空前,虽然伴随争议,但正面声量占据绝对主导,粉丝粘性和路人好感度都有显着提升。”
他话锋一转,指向简报上的部分负面评论:“但是,这些质疑声也点出了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唱摇滚的持久力,认为我们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二是指责我们‘抛弃根本’,失去了音乐上的‘灵魂’。”
陈艺迅哼了一声,拿起保温杯灌了口浓茶,沙哑着嗓子道:“屁的抛弃根本!音乐的灵魂在哪儿?在唱歌的人心里!在能不能把那个‘劲儿’传递出去!昨晚那首《花火》,劲儿对了,魂就在!”他看向林烨,“小子,你自己感觉,嗓子怎么样?”
林烨感受了一下,如实回答:“有点疲惫,但没受伤。那种唱法确实消耗很大,需要更科学的恢复。”
“那就行!”陈艺迅大手一挥,“知道底线在哪儿就好。下一场,咱们换个路子,让他们瞧瞧,咱不是只有一股子蛮劲儿!”
苏雨墨一直安静地听着,此时才轻声开口,她的目光落在那些关于“失去灵魂”的评论上:“他们认为的‘灵魂’,是外显的、符号化的中国风元素。但我觉得,你的音乐灵魂,在于那种无论何种形式,都能精准捕捉并传递情感与文化内核的能力。首秀,你证明了力量和爆发。下一场,或许可以展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质感。”
林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明白大家的意思。首秀的摇滚是宣言,是破壁,需要的是雷霆万钧。但接下来的征程,需要的是更持久的耐力、更丰富的层次和更深刻的音乐表达。他不能,也不必每一场都去“炸”。
他的目光在备选曲目清单上扫过。上面有继续摇滚路线的《无地自容》,有展现唱功的宏大抒情曲,也有回归些许中国风元素的融合作品。
最终,他的手指在其中一个歌名上停下。
那是一首与《花火》的炽烈、躁动截然相反的歌曲。它空灵、悠远,旋律如诗,对演唱者的气息控制、音色纯净度和情感细腻度要求极高。它不靠爆发力取胜,而是依靠一种渗透式的、涓涓细流般的情感浸润。
“下一场,我想唱这首。”林烨抬起头,眼神清明而坚定,“《传奇》。”
房间里安静了一瞬。
经纪人迅速在脑中评估:李健的经典之作,传唱度广,但原唱珠玉在前,演绎难度极大。优点是能极致展现林烨声音的另一面——纯净、细腻、富有空间感,能有效回应“只有爆发力”的质疑,也能展现其驾驭不同风格的能力。
陈艺迅摸着下巴,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传奇》……嗯,这歌吃气息,吃细节,吃那个‘仙儿’劲儿。编曲上不能复杂,要极简,突出人声。钢琴、弦乐,最多加点空灵的电音pad铺底……有点挑战,但搞好了,能杀人于无形。”
苏雨墨的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这个选择颇为赞同。这首歌的意境,与她所理解林烨音乐中那份内在的、超越形式的“灵魂”更为契合。
“好!”经纪人一拍大腿,“就这首!我们立刻联系版权,陈老师您着手编曲方向。林烨,你这几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嗓子,调整状态,找到演唱这首歌需要的那种‘安静的诉说感’。”
战略方向就此明确。从首秀的“破”转向第二场的“立”,立的是他作为歌手细腻、深情、善于营造意境的一面。
林烨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川流不息的车灯。接下来的挑战,不再是撕裂式的呐喊,而是如何在那看似平静的旋律之下,暗涌起足以撼动人心的情感波澜。
他需要从一颗燃烧的“花火”,转变为一道照进心底的“微光”。
(第七十章 终)
喜欢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请大家收藏:(m.2yq.org)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