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砚白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轻敲,目光紧锁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舆论数据曲线。办公室的灯光洒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映出一圈淡淡的光晕。已经是凌晨三点,这座城市大多已陷入沉睡,而他和赫承宇却仍在这间布满显示屏的作战室里奋战。
“看这里,”楚砚白忽然指向屏幕上一个微妙的变化,“虽然整体舆论仍然焦着,但这个时间点开始,正面声量出现了持续性小幅增长。”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连续多日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片刻松弛。
赫承宇端着两杯刚煮好的咖啡走过来,俯身细看。他眼底有着淡淡的黑眼圈,但目光依然锐利如鹰。“没错,这是转机的信号。我们得抓住这个机会,接下来二十四小时至关重要,必须更精准地引导舆论,扩大这个优势。”
两人相视一笑,举起咖啡杯轻轻相碰。这一刻,他们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那些在实验室通宵达旦攻克难题的日子。信任与默契,早已融入彼此的工作方式中。
“先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楚砚白调出一组数据,“正面评论的增长恰好与赵明远教授发表的技术分析文章时间吻合。”
赫承宇点头:“业内权威的声音开始发挥作用了。我们应该趁热打铁,联系更多有分量的专家发声。”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形势果然如楚砚白所料,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第一天清晨,行业泰斗、年过七旬的陈树理院士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篇近五千字的长文。这位鲜少对商业项目表态的老先生,从技术创新角度详细剖析了楚砚白和赫承宇项目的突破性价值。文中,他不吝赞美之词:“这是我近十年来见过的最大胆且最具可行性的行业革新方案,其创新模式有望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瓶颈问题。”
陈院士的文章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短短几小时内,转载量突破十万,业内为之震动。
同日下午,三位在不同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相继发声。技术创新领域的权威张铭教授通过网络研讨会的形式,向超过五万名在线观众解析了项目的技术路径;市场分析专家李婉婷发布了一份详实的市场可行性报告,用数据支撑项目的商业价值;而资深制作人王磊则从内容创作角度,盛赞项目对创作生态的积极影响。
“这些专家的支持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有力。”楚砚白翻阅着源源不断的技术分析文章,难掩惊喜。
赫承宇微笑着指向屏幕上一场正在进行的直播:“看看这个。”
画面中,知名影视投资人、素有“行业预言家”之称的周文斌正在他的每周直播节目中畅谈楚赫项目。这位向来以审慎着称的投资大鳄,竟然用“颠覆性创新”来形容他们的计划,并坦言自己“错过了早期投资的机会,深感遗憾”。
周文斌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直播结束后,“周文斌看好楚赫项目”迅速登上热搜榜前三,阅读量短时间内突破两亿。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甚至略带批评的知名人士,也开始转变态度。时尚教母苏菲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起初我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但深入了解后,我必须承认,它的前瞻性超乎想象。”配图中,她手举写着“支持创新”的标语,收获了数十万点赞。
网络平台方面,经过技术团队连续数日的深度追踪,终于锁定了大量水军账号的行为模式。数据显示,在同一时间段内,有组织性地出现了数万个账号发布几乎完全一致的负面评论,这些账号的历史记录显示它们曾参与过多起商业诋毁活动。
“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平台负责人在与楚赫团队的视频会议中展示了一系列数据图表,“这些水军账号形成了严密的网络,有明确的指挥体系和任务分配。”
第二天上午,各大平台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对操纵舆论、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一时间,数以万计的水军账号被永久封禁,那些曾经充斥评论区的恶意攻击如退潮般迅速消失。
“是时候了。”楚砚白与赫承宇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心领神会。
他们精心策划的线上发布会定在当晚八点。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发布会,而是一次全方位展示项目价值的多媒体盛宴。
发布会开始,楚砚白独自站在简洁现代的演播室内,面对镜头。他穿着一件深蓝色衬衫,神态从容,眼神明亮而坚定。
“感谢各位今晚的到来。”他的声音平静有力,“在过去几周,我们的项目承受了诸多质疑。今天,我不想反驳什么,而是想向大家展示我们真正想要创造的价值。”
随着他的讲述,背后的大屏幕开始展示精美的可视化内容:项目蓝图、技术解析、市场分析...
“我们的项目,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更是希望能够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方向。”楚砚白走向屏幕前,指点着上面的三维模型,“我们计划引入国际先进的制作理念,结合本土市场需求,打破传统的创作模式。比如,这里展示的分布式创作系统,将让更多有才华的创作者有机会参与到大制作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途Omega请大家收藏:(m.2yq.org)星途Omega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