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霓虹勾勒出都市的钢铁森林,那株从裂缝中生长的野草标志在巨型屏幕上循环往复,像一个顽固的心跳。
林夏的办公室里,气氛却在瞬间凝固。
那条来自系统的红色警报,在她的视野中无声地燃烧着,每一个字符都带着不祥的预兆。
【高危预警:检测到异常高频访问IP,持续刷新‘野草公社’首页及《劳动者共治协议》页面。】
【来源追溯:IP地址归属地为‘蓝鲸科技’总部大厦顶层,独立光纤网络。】
【身份匹配:该办公室唯一使用者——蓝鲸科技CEO,张瀚海。】
【在线时长:47分钟。】
张瀚海。
那个亲手签发了她裁员通知,将她推入深渊的男人。
他没有睡。他在看。
像一头嗅到新物种气味的猛兽,在自己的领地边缘,警惕、贪婪、而又困惑地审视着这个不属于他规则体系的新生命。
林夏嘴角的弧度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沉静。
她没有声张,指尖在加密通讯器上敲下一行指令,发给了阿哲。
“查蓝鲸科技近期所有与‘组织效能’、‘人力算法模型’相关的项目组动向,尤其是高层会议纪要。动用你的‘信鸽’网络,我要最深层的消息。”
阿哲的民间物流联盟,不止能送信。
那些遍布城市毛细血管的快递员、外卖员,是城市里最不起眼的眼睛和耳朵。
他们能听到会议室隔音玻璃外泄露的只言片语,能看到深夜被召回加班的疲惫面孔属于哪个部门。
三天后,一份经过三重加密的文件出现在林夏的终端里。
蓝鲸科技,果然动手了。
一个名为“北极星计划”的项目组已秘密成立,由CEO张瀚海亲自挂帅,目标直指“野草公社”的核心——复刻“哨兵计划2.0”的工时预警与劳动强度监测逻辑,并将其整合进他们原有的“组织健康评估模型”。
他们想把林夏的武器,变成自己的新镰刀。
几乎是同时,系统提示音冰冷响起。
【提示:技术抄袭风险等级:高。】
【评估:对方拥有更强的算力与基础设施,但其算法底层缺乏真实劳动者行为样本与信任数据,模型空转,无法形成有效预警。
预计运行成功率低于35%。】
林夏眼底闪过一丝讥诮的冷光。
想抄我的作业?
可以。
但我的作业,是用无数打工人的血与泪写成的,你们用冰冷的数据,永远抄不到灵魂。
她冷笑着,关闭了文件。
不阻拦,甚至,放任。
她要让张瀚海在那条死胡同里,尽情地烧钱、浪费时间。
而她,要在他忙着抄作业的时候,釜底抽薪。
她拨通了李曼的电话。
“李曼,启动‘忏悔录’计划。”
“忏悔录?”
“对,邀请我们第一批‘失业高管再就业计划’里的那十位总监,开系列直播。让他们对着镜头,亲口讲述自己当年是如何设计关键绩效指标,如何用算法和模型,将一个个活生生的同事,‘优化’成报告里一个冰冷的数字。”
当晚,成都试点服务中心的直播间里,一位前阿里P9,曾经掌管数千人团队的男人,面对镜头,脸色苍白。
“我们当年做的‘效能优化看板’,现在想来,其实就是个屠宰流水线。每个人被贴上标签,拆解成数据……效率低的、年龄大的、不再能996的,系统会自动标红。我们甚至不用自己做决定,只需要对着看板说,为了公司的‘组织健康’,必须进行‘人员结构调整’。我们把人,拆成了可随时替换的零件。”
视频瞬间引爆全网。
#曾经的刽子手现在求收留# 的词条,以一种荒诞而又现实的姿态,冲上热搜第一。
林夏没有给舆论丝毫冷却的机会。
第二天,“野草公社”官网醒目位置,发布了第一版《劳动者信用白皮书》。
其中,一条全新的规则引爆了整个职场圈——“决策责任追溯机制”。
任何企业若想接入“野草公社”的信用体系,其管理层过往主导或执行的重大裁员行为,将被算法模型进行评估,并直接影响其个人在公社内的信用评分。
这意味着,一个曾经靠“优化”员工上位的总监,在“野草公社”的世界里,将背负信用污点,寸步难行。
陈导的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石破天惊的一幕。
她的最新一期深度访谈节目,破天荒地没有邀请任何专家学者,而是同时连线了三位不同大厂的HR负责人。
陈导的问题,如手术刀般精准而锐利:“各位桌上都有一份最新的AI员工管理系统方案吧?当你们兴奋地讨论如何用AI淘汰35岁以上的员工时,有没有想过,只需要再迭代一个版本,你们就会被一个更聪明、更年轻、还不需要付五险一金的AI淘汰?”
死一般的寂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被辞退到被敬畏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被辞退到被敬畏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