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公,侄孙我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我不想再浑浑噩噩下去,作为年轻人,以后晚辈愿意多为本族尽下绵薄之力,比如去学堂教教书,去医馆帮帮忙,去锻造作坊尝试制作兵器和其它发展生产的工具……”钟鹏举神色坚定地说道。
钟鹏举有个预感,这个封存的锻造作坊是自己的用武之地。他去医馆帮忙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自己超前的疾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减少老百姓的死亡。
从历史记载得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每逢大战,必有大疫。
三国时期,北方大疫,“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有人猜测,着名的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于传染病。
五代十国唐宋时期,瘟疫不绝于志书,史书中往往出现有如“贞观十年,关内、河东大疫”“江南频年多疾疫”的表述。这时期的治疗,以中医药为主,多进行隔离治疗。
金元朝代之际鼠疫大行,影响历史深远。有人研究后粗略估计,当时全国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多达2570万人。
族长听到钟鹏举如此说法,自然感到很欣慰。以前的他给自己的印象就是比较老实、懦弱和迂腐的。
“叔公,我有个预感,如此乱世不会再维持很长的时间。必定有天造之才出世收拾这破碎的大好河山。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战争的强度和烈度将达到顶点,然后海晏河清,天下太平!黎民百姓苦战厌战久矣。我们要做好迎接这种变革的准备。”钟鹏举神色凝重地说道。
望着踌躇满志的钟鹏举,此时的他给族长一种很陌生的感觉。族长看到钟鹏举身上有一种自信,一种对未来的坚定的自信。
难道自己这个侄孙在外历练了两三年变化真的会这么大?
他是乐见族中出现有上进心的年轻人的。
况且还有那天晚上的天地异象。
族长眼里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精芒。
族长也希望在族中有中兴之才,帮助本族在乱世中守护好族人的利益。他虽然对未来不抱很大的希望,但不等于他不想有所作为,毕竟全族的命运与他的决策也有很大的关系。
族长稍作思量,高兴地说:“我等下向学堂和医馆打个招呼,欢迎你来帮忙。我把锻造工场的锁匙交给你,你要人帮忙的话,你可以去找你堂叔钟华昌和钟华成他们几个,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们,未雨绸缪,多锻造些合用的兵器。过几天你得闲时,也可以把乡兵也召集起来,利用晚上时间开始恢复训练,以求敌人来犯时有一战之力。”
族长应钟鹏举的请求也详细地介绍了吴和其它国家的科举制度。
他说当今的杨吴虽说也是以武立国,但当朝丞相很重视人才,通过多种渠道招揽人才,每年也会举办科举考试。
钟鹏举听完以后,恭敬地递上自己所写的那三首诗,请族长指点一番,说是自己醒过来后有感而作。
族长一边看,一边脸色慢慢精彩起来,过了好久,他才强力地按下心中的波澜,变得古井不波。但他也没有过多的表示,实际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他也联想到钟鹏举回来那晚的天地异象。其实从第二天开始他把十几路前来问询的人马都以没有看到相关异象的理由打发走了。
但他们说过的话,他还是记住了。他们说当晚的天地异象显示真龙天子降临凡间。
他之所以收敛起自己的表情,是因为他不确定这三首诗是否真的是钟鹏举自己创作的,他准备稍后请李县令、族里几个有学问的和学堂的首席教习来研判研判。
最后族长罕见地把钟鹏举送到门口,顺便叫人带钟鹏举去认领属于他家原来耕种的水田和林地。
最后他也交代了钟鹏举其他家人的去向。
临别时族长还叫人送给钟鹏举一笼鸡和一篮鸡蛋,勉励他养好身体后再从长计议。
钟鹏举见到那一笼鸡和一大篮鸡蛋顿时笑得合不拢嘴,一句却之不恭,并没有作过多的推辞就收下了。
这就是雪中送炭。
目送钟鹏举离开的时候,族长怔怔地望着钟鹏举略显瘦削的背影出神,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
也许一切都有可能。
良久,回过神后,族长钟良泉迫不及待地吩咐请李县令、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医馆前太医令和学堂首席教习前礼部郎中等择日前来议事大厅品鉴诗作。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