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众宣布,再次注资一千贯钱到工场作为运营资金。
工场里所有人都报以热烈的欢呼声。
工场主管钟华昌自然是最开心的一个,他心里由衷的敬佩自己的好侄子。回想了一下,自己的侄子是个善良谦虚的人,还很有才华。到目前为止看不出他有什么不良嗜好,也不是乱花钱的子,总是喜欢搞搞发明,做点实事。
钟鹏举已先后共投入了三千贯钱,使工场起死回生,让工匠们睇到了希望。
工匠们虽然都是社会底层的人,但也知道三千贯不是小钱了,有了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不怕自己没工开荒废了手艺。
工匠们来到钟家村后虽然也分到了田地,但对老本行还是舍不得丢弃的,况且凭手艺获得收入还是比单纯务农高出些许。不计奖金,每开一天工有二十文的固定收入,种田却有诸多的不确定,要听天由命。
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冶铁业已可听任商人经营。魏国的孔氏原经营冶铁业,秦灭魏后,被强行迁到南阳,靠冶铁成为巨富。
现在各地的短命政权更迭如此频繁,对冶铁业也是采取放任的态度。
钟鹏举心目中的工场不仅是生产兵器的基地,也是一个制造先进工器具和机械的工厂,帮自己实现打造精锐军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四个目标。
钟鹏举拿出一张规划图,对钟华昌等骨干人员说:“未来工场要沿着河的两岸不断扩大,单冶炼场地就要达到数百亩,存放矿石等材料的堆场要有十几个,高炉目前要建造五座,每座高炉日产生铁两千斤,这里将成为江南乃至全国、全世界最大的冶炼中心。”
钟华昌及众人听了顿时目瞪口呆起来,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个志得意满的年轻人的信心从何而来。
即使他们有部分人也参加了昨晚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他的指挥下奇迹般杀了一百多个令对手闻风丧胆的黑云都。
钟鹏举把他们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暗道:我的底气来自于我超前的技术和十万两白银!
“我们将在外河和内河建立码头,铁矿石和机械设备可以通过码头装卸。我们将在码头附近建立造船厂,建造各种规格的铁甲战舰和民用运输船只;有了大型战舰我们就可以组建强大的内河和近海乃至远洋水师从而征服这块大陆和周边的国家,有了大型运输船队,我们就可以发展对内和对外贸易,与全国以及这块大陆上的其他区国家,乃至全世界做生意,赚更多的钱。”
钟鹏举继续媚媚道来。
众人听到这里,神色又古怪起来,“不自量力”这四个字差点就刻在他们的脸上。
钟鹏举看在眼里,嘴上说:“我们有钱,也有技术”,心里暗地里也说道:我真的很有钱,也很有技术。
接着钟鹏举把高炉改造等的图纸分给众人传阅,并先把自己的炼铁新工艺详细讲解给众工匠听,并第一次提出了“钢”的概念。
古代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冶炼块炼铁,一般采用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夏国块炼铁始于春秋时代,在掌握块炼铁技术的不久,就炼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态生铁,并用以铸成工具。
战国初期,夏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战国后期,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铁范”(用铁制成的铸造金属器物的空腹器)。西汉时期,出现坩埚炼铁法。同时,炼铁竖炉规模进一步扩大。
西汉时期还发明了“炒钢法”,即利用生铁“炒”成熟铁或钢的新工艺,产品称为炒钢。同时,还兴起“百炼钢”技术。
东汉(公元25~220年),光武帝时,发明了水力鼓风炉,即“水排”。
夏国古代水排的发明,大约比欧洲早1100多年。
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北齐书·綦母怀文传》称为“宿钢”,后世称为灌钢,又称为团钢。这是夏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
钟鹏举继续解释道。据史书记载:我们国家是最早用石炭炼铁的国家,汉代时已经试用,但现在我们仍未普及使用石炭,石炭比使用木炭要好很多。在这里我们以后把石炭通称为煤炭。
在那个世界夏国宋、元时期已普及使用煤炭炼铁。到明代(公元1368~1644年)已能用焦炭冶炼生铁。在公元14~15世纪之际,铁的产量曾超过2000万斤,折合约为1.2万吨。西方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约晚两个世纪,才达到这个水平。
总的来看,夏国古代钢铁发展的特点与其他各国不同。世界上长期采用固态还原的块炼铁和固体渗碳钢,而夏国铸铁和生铁炼钢一直是主要方法。由于铸铁和生铁炼钢法的发明与发展,夏国的冶金技术在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居世界先进水平。
比如,夏国古代能够根据产品性能的需要作了柔化处理,夏国出土的一种铁铲子只有两毫米厚,这种铁铲中间是白口铁耐磨,周围则是钢,以柔性起到保护作用,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在西方,硬度比较高的球墨铸铁是在上世纪由英国人冶炼出来的,而早在汉代,夏国已经有球墨铸铁,性能达到了上世纪末夏国同类产品的A级标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