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戊寅(918),楚王马氏据有湖湘,其东境之重镇,莫若岳州。其地处洞庭之汇,大江之冲,实为三楚门户,四会之衢。形势险要,舟车辐辏,乃兵家必争之地也。
巴陵故郡,雄踞荆楚。枕洞庭而瞰云梦,扼江汉而控潇湘。山峦环峙以为屏,江湖交汇以为池。城郭巍然,屹然天险,实乃东南之枢键也。
楚王置重兵于此,以刺史许德勋统之。艨艟巨舰,列阵波心;旌旗甲胄,耀日生辉。水军之盛,冠绝南国,日夜巡防,如鹰隼之伺兔,使吴人不敢西顾。
商贾云集,舳舻相接。湘茶北运,盐铁南输,市舶之利,岁入巨万。街市之繁华,廛閈之殷实,虽处兵戈之地,而不减通都大邑之盛。
士民习于舟楫,惯见风涛。农夫耕耘于湖淤,渔父出没于烟波。兼有戍卒之悍勇,商旅之机变,融汇成刚劲务实之风。
观岳州之势,实乃楚之咽喉:得之可图江左,失之则危殆及于潭湘。故楚王屯劲旅,储粮秣,外示守势,内怀远图。此诚英雄用武之地,亦智者运筹之所也。
岳州之要,不在城垣之固,而在江湖之利;不在一时之安,而在通衢之便。能守此险要,兼收漕运之利者,可谓得制胜之道矣。
岳州(治所在巴陵县,即今湖南省岳阳市)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具有极端重要性的战略要地。918年,正值马楚政权的鼎盛时期,其统治者是楚王马殷。
楚是十国中的割据政权,向(后)梁称臣。核心疆域是今湖南省绝大部分;势力范围影响贵州东部、广西北部,与吴国争夺江西西部(与钟鹏举实际控制的洪州和江州接壤)。
在918年,岳州是马楚政权东部边境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核心。它并非一个普通的州郡,而是马楚用来:
对抗北方强敌(南吴/钟鹏举/吴越)的战略堡垒。
控制洞庭湖及长江水道的航运枢纽。
与中原王朝(后梁)保持联系的生命线。
此时的岳州,处于一种“紧张繁荣”的状态——一方面因贸易而富庶,另一方面因地处前线而战云密布。
马殷的楚政权发动了对钟鹏举荆州的进攻。南北双路陆军+辅助水师,合围荆州。
马楚北路主力:沿荆湘古道东进,主攻荆州西门(核心路线)。调集“静江军”主力3万人(含骑兵1万人、步兵2万人,其中“蛮兵”步兵1万人,配备弩箭、短刀与云梯),由马楚名将岳州刺史许德勋统领(许德勋擅长平原突击,曾击败杨吴军队)。
马楚南路偏师:从岳州北上,突袭荆州南门(牵制路线)。调集“武顺军”步兵2万人(含“蛮兵”步兵5000人,擅长水网作战)、辅助水师战船50艘(以“快船”为主,负责运送步兵与粮草),由将领王环统领(王环擅长水陆协同作战)。
现时荆州守军闭门不出,与楚和梁国打起了消耗战。楚和梁国军队已经围城二十五日了。
岳州战略地位:马楚的“东大门”与中原的“南大门”。
岳州的战略价值是无与伦比的,体现在以下几点:
兵家必争之地:岳州地处洞庭湖入长江之口,是控制整个湖南水路出入的咽喉。谁控制了岳州,谁就掌握了进入湖南的钥匙,并能威胁长江中游的航运安全。
对抗南(杨吴)吴和钟鹏举的前线:当时,马楚的主要敌人是北方的南吴(杨行密建立的政权)和刚占领荆南地区不久的钟鹏举。南吴一直试图向西扩张,吞并湖南。岳州是抵御吴军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马殷在此驻扎重兵,并委派其最能干的将领之一许德勋担任岳州刺史兼水军都指挥使。
与中原王朝联系的通道:马殷奉行“尊奉中原”的政策,向当时的中原正统王朝后梁称臣纳贡。岳州是马楚与(后)梁之间进行人员和物资往来的主要通道。通过长江—洞庭湖—湘江—耒水—北江这一水路,使者、商队可以从潭州(今长沙)直达中原。
军事部署:强大的水军基地。
指挥官:许德勋是马楚的名将,深得马殷信任。他不仅负责岳州的军政,更统领着马楚最强大的水军。
“岳州舰队”:马楚凭借湖南的水网优势,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其核心基地就在岳州。这支水军既能防御南吴的进攻,也能主动出击,沿长江进行军事行动。在918年前后,这支水军正处于鼎盛时期。
军事行动:就在918年的前几年(915-916年),许德勋曾率领水军与南吴军队在荆南(江陵)等地发生冲突,互有胜负,成功遏制了吴军的西进势头。
经济情况:通商枢纽与“茶税”重地。
尽管是军事前线,岳州的经济却十分繁荣。
茶叶贸易中心:湖南是重要的茶叶产区。马楚通过岳州这个口岸,将大量的茶叶运往北方,特别是与中原王朝进行“茶马互市”或直接贸易。马殷政权对茶叶实行官方专卖,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岳州是这一贸易链条上的关键节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