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文学博士王杨的研究方向就是中国古代文学里的五代十国文学,在这生死存亡关头自然不敢儿戏,他精选了以下四首词以及数首候选诗词供大家讨论定夺:
1.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策略分析:冯延巳作为南唐宰相,词风深美闳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影响很大;其词哀婉深沉,充满末世文人的忧思。这首词表达的惆怅、时光易逝之感,极易引发身处末代、内心不安的朱友贞的共鸣。献上此词,意在表明“我等深知陛下心中忧国忧民之愁绪”。
王杨博士并没有选择冯延巳的代表作《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首是闺怨词的名篇。首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以景喻情,将女子内心的波动刻画得极其微妙传神,成为千古名句。
2.李煜(937–978)《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策略分析:南唐后主李煜后期词作直击人心,尤其是“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一句,道尽了人生幻灭感。这对于预感江山不稳的朱友贞来说,具有极强的杀伤力。献上此词,姿态放得极低,意思是“我等亦感人生无常,唯愿尽忠报效,以求心安”,是一种悲情牌。
同样王杨也没有选择李煜的代表作(亡国后)《虞美人》,主要是因为此词不契合现时的环境。
南唐后主李煜,国破被北宋俘至汴京。其词以亡国为界,前期多写宫廷享乐,后期词成就极高,堪称“血泪之歌”,将词的境界推向新的高峰。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的绝命词,以永恒的宇宙(春花秋月)对比无常的人事,将个人亡国之痛升华为对人类共同悲慨的深刻表达。“一江春水”的比喻,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成为千古绝唱。
[备注:历史上的南唐(937年立国)系由本小说里的徐温义子徐知诰创立,他取代了杨吴政权。它的强盛时期主要是在后晋、后汉时代。
徐知诰即位后,为了使其政权更具合法性,宣称自己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因此恢复李姓,改名昪。所以他既是徐知诰,也是南唐先主李昪。
在本小说里,穿越者钟鹏举改变了历史,把徐温杀死,维护了杨吴的统治,徐知诰成了他的阶下囚。在正史里,920年,吴王杨隆演37岁病逝,随后由其弟杨溥(在本小说里杨溥现为饶州刺史,杨隆演也没有病死)继位。这一事件为徐知诰(李昪)最终篡位建立南唐铺平了道路。]
3.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虽为北宋,但意境契合):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策略分析:欧阳修此词虽晚,但其“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超脱了个人际遇,上升到对人生本质的哲思。献上此词,能展现博士们超然的“格局”,让朱友贞觉得他们并非只会谈军事的俗人,而是有深度的思想者,值得倾谈。
4.孙光宪《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策略分析:孙光宪是由五代入宋的词人,词风疏朗开阔。这首词描绘江天远景,有淡淡的羁旅愁思,但整体意境宏大意象优美。献上此词,可以调节奏疏的紧张气氛,让朱友贞在忧虑军事之余,感受到文字之美,获得片刻宁静,从而对博士们产生好感。
文学博士王杨另外还另外提供数首诗词作为备选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1.南唐中主李璟(916–961),其词仅存四首,但境界高远。
代表作《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荷塘的凋零景象,抒发了对人生易老、时光不再的深沉感慨以及征夫思妇的哀愁,王国维评价“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2.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