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透过雕花窗棂,给东宫的书房镀上一层浅金。
李承乾放下手中薄薄的几页纸,指尖在那行墨字上敲了敲:
“‘隐匿甲上,追踪甲上,速记甲上,方言尤精,可仿七地乡音。’长孙家庆这手底下出来的,倒真有几分意思。”
那正是第一批通过严苛筛选的“鸣笛”雏鸟评估报告,拢共十人,字字句句都透着股锐气。
裴行俭侍立一旁,目光扫过纸面:
“皆是璞玉,尚需打磨。殿下欲如何验证?”
少年太子唇角弯起一个细微的弧度,像发现了新玩具:
“光看纸上夸耀怎么行?裴卿,今日委屈你,当一回‘肥羊’。”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投向殿外开阔的回廊庭院,
“你就如常在东宫行走,处理公务也好,寻人议事也罢,甚至去马厩转转。一个时辰,看看这些刚出窝的小鸟,”
“能不能悄无声息地把你这一整天的行踪、见了哪些人、说了几句话,一字不落地叼回来,还让你这经验丰富的老鹰,察觉不到一根绒毛飘过。”
裴行俭肃容领命:
“臣明白了。”
“还有我!殿下!这等热闹,岂能少了我薛仁贵!”
粗豪的嗓门在门外响起,高大身影一步跨了进来,甲叶轻响,薛仁贵拍着胸脯,蒲扇般的大手砰砰作响,
“我给您当‘石头墩子’!专挡他们的路!看哪个小崽子能绕过我这关!”
他满脸跃跃欲试,仿佛要去校场摔跤。
李承乾失笑,眼中却闪过一丝考量:
“好,薛卿便做个活动的‘障碍’,自行其是即可。切记,不准刻意搜寻窥探,只当你是无意间出现在裴卿路径上的‘石头’。”
他转向裴行俭,
“裴卿,你也一样,切勿刻意提防,自然些,权当寻常一日。”
“喏。”
两人躬身应是。
李承乾轻轻一拍手,守在门边阴影里的内侍小贵子无声退下,指令已然发出。
无声的试炼,开始了。
东宫的长廊下,裴行俭步履如常,捧着一卷待批的文书,正与一名掌管器物造册的低阶属官边走边谈。
他语速不快,声调平稳,将几处库房修缮所需木料的规格、数量交代得清清楚楚。
那属官频频点头,用心记着。
就在两人即将转入另一条回廊的拐角,薛仁贵那魁梧的身影猛地从回廊尽头大步流星地冲了过来,带起一阵风。
他似乎是刚巡完岗哨,嗓门洪亮:
“裴兄!寻你半日了!兵部刚送来的那批新制横刀图谱---”
他声音极大,瞬间打破了廊下的静谧,也完全截断了裴行俭的去路和谈话。
裴行俭神色如常,对那属官示意稍待,转向薛仁贵:
“图谱我已粗略看过,刃脊加厚三分,利于劈砍,然重量稍增,需遴选臂力更健者试用---”
两人站在廊下,就着横刀图谱讨论起来。
无人留意到,就在薛仁贵冲过来吸引全部注意力的瞬间,长廊尽头一根朱红的廊柱阴影后,一个身材瘦小、穿着普通杂役灰布短褂的身影,像一滴水融入河流般,借着薛仁贵带起的“乱流”,极其自然地贴着廊柱溜了过去。
那身影经过薛仁贵身后时,似乎被薛仁贵腰间鼓鼓囊囊、悬着几枚铜钱的旧荷包轻轻蹭了一下衣角,动作细微得如同微风拂过。
时间无声流淌。
大约半个时辰后,李承乾书房旁一间僻静耳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十个穿着各式东宫低等仆役服饰的少年男女鱼贯而入,最小的不过十二三岁,最大的也才十五六岁,个个身形并不起眼,眼神却带着超出年龄的沉静与一丝竭力压制的兴奋。
他们将手中誊写好的纸张,无声地放在太子面前宽大的书案上。
李承乾不动声色,拿起一张张纸细细看去。
纸上内容惊人详尽:
太子率更令裴行俭辰时三刻离承恩殿东暖阁,沿西回廊行百二十步,遇司器署录事张平。
两人同行约八十步,边走边谈, 张平着青灰常服,袖口磨损,左靴后跟有泥渍未净,谈器物修缮用杉木一百二十方、松木八十方,张录事三次点头应喏。
行至明德门转角,薛仁贵将军迎面而来,声言兵部横刀图谱事,截停裴率更令。两人原地交谈约一盏茶时间,期间,一小太监疑为‘鸣笛’丙三自薛将军身后右侧立柱旁快速通过,未被察觉。
记录或工整或略显潦草,但目标人物裴行俭的路线、接触对象、交谈时长、甚至对方衣着细节,都无所遁形。
更妙的是,关于薛仁贵这个“障碍”的出现、干扰以及被利用的空隙,也被多人精准捕捉并记录在案。
李承乾一直紧绷的嘴角终于缓缓放松,露出一丝真实的、带着赞赏的笑意。
他拿起最后一份报告,这份记录的轨迹尤为清晰,连裴行俭在某处停下看了几眼园中一株新开的石榴花都未曾遗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2yq.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