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当方俊与赵振声继续呆在那个办公室里反思检讨时,前来查看他们的校长孙海平带领钱副校长和几个学员,已经做好了再次调停一场“战争”的心理准备。
可门内的景象,却让他们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只见方俊和赵振声,两个人的眼圈都熬得通红,脸上却带着一种异样的、研究了一宿作战方案后的兴奋和疲惫。而办公室那一片小小的水泥地,已经被各种数学公式、辅助线和演算草稿,画得满满当当,像一张被炮火反复覆盖过的战术地图。
“你……你们这是……”钱副校长看着这堪称“奇观”的场景,结结巴巴地问。
赵振声看到众人,老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使劲儿拍了拍身上的烟灰。他走到孙海平面前,出人意料地先是“啪”地一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报告校长!”他扯着大嗓门,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经过昨天一天的反省,我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不该在课堂上扰乱纪律,更不该对教员同志不尊重!我请求组织上给我处分!”
他这番话,说得堂堂正正,掷地有声,直接把孙海平都给干蒙了。
孙海平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他清了清嗓子,板着脸,用官腔说道:“嗯,认识到错误就好。下次如果再发生此情况,非给你一个处分不可!”
他话还没说完,赵振声又接着吼道:“但是!我还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我请求,学校能不能……每天晚上,再多开一两节……数学补习课?”赵振声说出这话的时候,那张黑里透红的老脸,憋得跟刚出笼的猪头似的,声音也小了许多,“俺……俺基础差,脑子笨,白天学的……跟不上。俺想晚上,让方教员……不,是方老师,再给俺们开开小灶!”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在场所有人都石化了。
那个宁可上战场挨枪子,也不愿坐下来看书的“赵振声”,那个昨天还在课堂上因为“2X”和“4块大洋”要跟老师动手的刺头,居然……主动要求,开夜校补数学?!
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
就连方俊,都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赵振声。他没想到,这办公室里的昨日一天的“促膝长谈”,竟然能让这位老营长的思想产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钱副校长的老花镜差点从鼻梁上掉下来。他这才明白了孙主任给他们停课检查,并安排在一间办公室反思的动机。他激动地抓住孙海平的胳膊:“主任!主任您听到了吗?思想转变了!顽固派的思想,终于转变了!”
孙海平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他看着赵振声那张写满了“认真”和“渴望”的脸,又看了看站在一旁,一脸平静的方俊,眼神变得异常复杂。
他知道,昨天把这两个人关在一起,是一步险棋。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步险棋,竟然“负负得正”,取得了比任何思想教育报告都好上一万倍的奇效。
这个方俊……到底给他这个老领导,灌了什么迷魂汤?
最终,这场惊动全校的风波,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收场了。
赵振声和方俊的“处分”,被孙海平含含糊糊地变成了“口头批评,全校通报”。而赵振声提出的那个“开设夜校”的请求,则被当场批准,并作为一项“学员积极上进、教员认真负责”的先进事迹,立刻写进了学校的简报里。
从此,“师文化学校老兵回炉班”里,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白天,“赵振声”还是那个在课堂上嗓门最大,问题最多的学员。但他不再是挑衅,而是真心实意的提问。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他会毫不客气地举手打断,扯着大嗓门嚷嚷:“方教员,停一下!你这个‘抛物线’俺没听懂!你再给俺讲讲,它跟咱们的炮弹,到底是不是一个妈生的!”
他那股子刨根问底的劲头,反而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让那些原本碍于面子不敢提问的老干部们,也都纷纷放下了架子。
而到了晚上,当其他人都休息了,文化学校那间最大的教室里,灯火通明。
赵振声,带着班里几个在数理化上同样“困难”的“差生”,比如“赵阎王”、“李响”等人,老老实实地坐在板凳上,围着讲台上的黑板。
而站在黑板前的,正是他们的“特聘夜校教师”——方俊。
“来,赵副团长,我们看这道题。”方俊指着黑板上的一道应用题,“一个工兵排,修一条300米的战壕,如果每小时能修25米,需要多少个小时才能完成?这道题,如果用方程来解,我们就先设……未知数X。”
“X个奶奶的腿儿!”赵阎王看着那个X,依旧头大如斗,幽默地说道,“方老师,你还是来点我们能听得懂的中国话吧!”
“好。中国话。”方俊笑了笑,“那我们换个问法。现在你面前,有一个装了300发子弹的弹夹。你手里这把冲锋枪,一分钟能打出去25发子弹。那你告诉我,你需要几分钟,能把这个弹夹打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奔腾年代里的躁动人生请大家收藏:(m.2yq.org)奔腾年代里的躁动人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