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声响起,高三(一)班的教室里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
午休时分张贴出来的二模成绩榜,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尚未平息。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教室后排那个角落,眼神中充满了复杂难言的情绪——震惊、好奇、难以置信,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张骑鹤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翻看着一本英语语法书,脸上看不出太多喜怒,仿佛窗外那场因他而起的风暴与他无关。
偶尔抬起眼时,那深邃眸子里一闪而过的锐利,才透露出他内心的平静之下,隐藏着怎样的坚定与清醒。
上课铃正式响起。班主任刘彩凤抱着一摞试卷,脚步轻快地走进了教室。与往常的严肃不同,今天的刘老师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和红光,嘴角始终噙着一抹欣慰的笑意。
“同学们,安静一下。”
刘彩凤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班,声音洪亮,“二模考试的成绩和排名,想必大家中午都已经看到了。这次考试,我们班整体上有进步,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利用这节课的时间,简单总结一下。”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刘彩凤开始按照成绩单上的顺序,逐一宣读和点评。
首先表扬了稳居年级前列的董知瑜,肯定了她在理科上的绝对优势,也委婉地提醒她语文还有提升空间(董知瑜看着自己116分的语文试卷,微微蹙眉,若有所思);她批评了几个成绩下滑严重的同学,点了名,分析了原因;也鼓励了一些有进步但幅度不大的学生。
她的点评有褒有贬,有理有据,既肯定了努力,也指出了不足,一堂普通的成绩总结课,被她上得有声有色,充满了教育的温度。
然而,细心的人都发现,刘老师似乎刻意跳过了某个名字。
那个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张骑鹤。他就好像被遗忘在了角落,直到名单上最后一个同学被点评完毕。
刘彩凤合上成绩单,却没有宣布下课。她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移向教室后排,脸上那份欣慰和激动再也抑制不住,声音也提高了些许,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
“同学们,最后,我们要特别表扬一位同学。他的进步,不是一点点,而是……翻天覆地!”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去。
刘彩凤的目光落在张骑鹤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感慨和骄傲:“这位同学,就是张骑鹤!”
虽然早已猜到,但当刘老师亲口说出来时,教室里还是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哗然。
刘彩凤没有理会下面的骚动,她动情地继续道:“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就在两个多月前,张骑鹤同学是什么样子?成绩垫底,性格孤僻,甚至……一度自暴自弃,让老师和同学都非常担心。”
她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沉重,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了那个阴郁、落魄的张骑鹤形象中。不少同学都默默点头,那段记忆依然清晰。
“但是!”
刘彩凤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激昂。
“就是从某个时刻开始,这位同学变了!他像是换了一个人!他开始埋头苦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他顶着压力,忍受着孤独,甚至面对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和误解,他都默默地承受了下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
刘彩凤的声音有些微颤,她环视着全班同学。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决心!意味着毅力!意味着一种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的狠劲!从全班倒数,到现在的第二十名!从年级垫底,到冲进前一百名!尤其是语文,145分,年级第一!作文满分!这不仅仅是分数的提升,这更是一种精神的涅盘!是靠自己双手拼出来的新生!”
她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如同一篇生动的励志演讲。许多同学被深深打动,联想到张骑鹤近两个月来的巨大变化,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张骑鹤同学用他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育课!”
刘彩凤的声音铿锵有力,“它告诉我们,只要你想改变,只要你肯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哗——!”
教室里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掌声,是送给张骑鹤的,也是送给那种拼搏精神的。就连之前对张骑鹤抱有偏见的同学,此刻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鼓起掌来。
丁云峰和孙志杰等人脸色难看,但在这种氛围下,也不得不勉强拍了几下手。
张骑鹤在如潮的掌声中站起身,微微向老师和同学们鞠躬致意,脸上依旧平静,没有得意,也没有激动。
刘彩凤示意他坐下,然后笑着问道:“张骑鹤,你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这篇满分作文,写出了水平,更写出了境界。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构思出《目标》这篇作文的?是什么触动了你,让你写出‘沉入六塘河底’这样深刻又独特的比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