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汤老师则会抽查他的单词和语法,指出他口语虽好,但书面表达仍不够严谨:“这个时态又用错了!细节决定成败!这本语法专项练习,抽空做完!”
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重点关照”,张骑鹤心知肚明是校领导指示的结果。
虽然感激老师们的额外付出,但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些“小灶”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他自己的复习节奏,他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来消化和平衡。但表面上始终谦逊恭敬,认真听讲,一一应下。
他知道,这是“优等生”必须承担的“甜蜜负担”。
唯有物理老师李树廷,对他的态度依旧冷淡。
即使在走廊遇见,也最多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眼神中那份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隐隐的轻视,丝毫未减。
李树廷似乎打定主意,要冷眼旁观张骑鹤这匹“黑马”最终能跑多远,或许内心深处,仍在期待着他“原形毕露”的那一刻。
张骑鹤也乐得清静,物理上他主要靠自学和董知瑜的笔记,遇到难题宁可憋着,也不愿去碰李树廷的钉子。
直到晚饭时间,张骑鹤才抽出一点空,怀着一种复杂的好奇心,趁班里没几个学生,从书包里拿出了那本牛皮纸包裹的日记本。
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翻开。
扉页上,是董知瑜清秀工整的字迹,写着她的名字和班级。
再往后翻,一页页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记录着少女的心思、学习的烦恼、对未来的憧憬,偶尔还有一些俏皮的吐槽和摘抄的美文。
看着看着,张骑鹤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丝笑意,眼中也流露出惊讶。
日记里的董知瑜,与平时那个在众人面前清冷、优秀、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形象,有着微妙而有趣的反差。
日记里的她,会为一次考试失利而偷偷难过,会抱怨父母安排的各种补习班像“鸟笼”,会憧憬大学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还会偷偷给某个严厉的老师起外号。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被严格规训下的、想要挣脱束缚的“古灵精怪”,像一只向往蓝天、却在精致鸟笼中扑扇翅膀的金丝雀。
而当翻到最近几个月的日记时,张骑鹤的心跳微微加速。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四月X日,多云。有同学找我借学习笔记,我才知道班里居然有个同学叫张骑鹤,嗯,看起来和其他男生不一样,感觉很干练的样子,以前怎么没注意到这人?”
“……五月X日,晴。不可思议!张骑鹤这次小测物理居然及格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记录从最初旁观者的好奇,逐渐变成了关注。直到二模考试前后:
“考试前夜,有点紧张。希望明天一切顺利。看到张骑鹤还在教室看书,真拼啊。”
“今天在考场,看到张骑鹤坐在后面,样子很认真。鬼使神差地,给他竖了个大拇指……他好像愣了一下?哎呀,好尴尬!我是不是太冒失了?他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
“二模结束。感觉语文又考砸了。张骑鹤好像考得不错?听说语文作文写得特别好?真的假的?”
“成绩出来了!天啊!张骑鹤语文145!年级第一!作文满分!他……他怎么做到的?这简直是……凤凰涅盘!”
看到“凤凰涅盘”这四个字,张骑鹤会心一笑。这比喻,倒是贴切,虽然从一个小姑娘笔下写出来,带着点稚嫩的文艺气。
看到这里,张骑鹤几乎要笑出声。
原来那个冷静的、鼓舞人心的大拇指背后,是这样一个心思百转、事后自己先脸红懊恼的小女生。这种生疏而真诚的鼓励,让他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合上日记本,张骑鹤长长舒了口气。
对董知瑜有了更立体、更真实的了解。这个看似完美的女孩,内心也有着普通的烦恼、小小的叛逆和细腻的情感。
而自己在她眼中,竟然是以一种“浴火重生”的励志形象存在的。
这感觉,有点奇妙。
将日记本小心收好,晚自习还要给她“辅导作文”呢,得想想怎么“因材施教”,既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也得对得起那本沉甸甸的日记。
窗外,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橘红色,预示着又一个挑灯夜战的夜晚即将来临。
喜欢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