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冬天,天黑得早。刚过下午四点,窗外已是暮色沉沉,只有远处日军兵营和重要机关楼顶的探照灯,开始像巨大的白色扫帚,一遍遍划过灰暗的天空。
周瑾瑜推开家门,带进一股凛冽的寒气。他脱下带着霜痕的棉帽和大衣,仔细挂好,动作一如往常般沉稳。但顾婉茹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他眉宇间比平日多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凝重。
“回来了。”顾婉茹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正在缝补的袜子——物资紧缺,什么都得省着用。她看着周瑾瑜在煤炉边搓了搓手,那双手骨节分明,即使在暖意里也透着一股冷硬。
“嗯。”周瑾瑜应了一声,目光在房间里习惯性地扫视一圈,确认一切如常。这个小小的公寓,在顾婉茹说出“家与战壕”那句话之后,似乎在他心里又多了一层沉甸甸的分量。这里是他们唯一的喘息之地,也是风暴眼中最危险的平静点。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走到桌边,拿起暖水瓶,给自己倒了一碗热水。热水需要凭票限量供应,他们通常舍不得多喝。这个不寻常的举动,让顾婉茹的心微微提了起来。
“有消息了?”她放下针线,轻声问。
周瑾瑜双手捧着粗瓷碗,感受着那点有限的热度透过碗壁传到掌心。他抬起眼,看向顾婉茹,眼神锐利而专注,是“星火”在面对任务时的眼神。
“嗯。”他又应了一声,声音压得更低,即使在这理论上安全的家里,谈论某些事情也本能地保持着最高警惕,“联络点收到了新的指令。”
顾婉茹屏住了呼吸。她知道,之前的成功立足、传递经济情报、甚至间接打击了内部的“清道夫”,都只是铺垫。真正的考验,迟早会来。
周瑾瑜没有立刻说出指令内容,而是先铺垫了背景,这是他一贯的风格,确保执行者充分理解任务的极端重要性和危险性。
“我们之前分析判断,日军在进行大规模、长期的物资储备。”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沉重,“上级综合了各方情报,确认关东军正在策划一场针对苏联的、代号可能为‘关特演’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其规模和对边境地区的动员程度,远超以往。这不仅仅是一次演习,更可能是一次实战的预演和部队的极限检验。”
顾婉茹的心猛地一沉。大规模军事行动,意味着更多的兵力调动,更严密的封锁,以及他们所处环境更加恶劣的风险。
“因此,”周瑾瑜话锋一转,目光如炬地盯住顾婉茹,“我们的任务目标,必须升级。”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要让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烙印在对方的脑海里:
“上级命令我们,利用已建立的‘青鸟’路线,以及一切可能的手段,设法获取关东军在东北,特别是中苏、中蒙边境地区的详细军事部署。重点,是摸清他们号称‘东方马奇诺’的边境要塞群的防御体系,找出其关键的、致命的弱点。”
房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煤炉里煤块轻微的爆裂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不知是风声还是巡逻队皮靴踏过积雪的声音。
“东方马奇诺……”顾婉茹喃喃重复着这个词汇,感觉喉咙有些发干。她不是军事专家,但也知道马奇诺防线是法国耗资巨大修建的超级工事,日军以此命名他们的边境要塞,其坚固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要获取这种级别的核心军事机密,其难度……
“这……这怎么可能?”她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属于最高级别的军事机密,别说小野寺副厅长,就算是更高级别的军官,也未必能掌握全貌。我们……”她想说“我们只是两个潜伏者”,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任务就是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我知道难度。”周瑾瑜的语气依旧平静,但这份平静下蕴藏着巨大的压力,“这不再是搜集经济数据或者社交场上的流言蜚语。这是要直接刺入敌人最致命的心脏地带。”
他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窗帘的一角,向外望去。夜色中,小野寺家别墅所在的那个方向,只有一片模糊的黑暗,但在他的眼里,那里仿佛亮起了刺目的红光,标志着最终的目标。
“但是,‘青鸟’路线是我们目前唯一可能接近这个核心的途径。”他放下窗帘,转过身,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阴影,“小野寺康介是边境防御工事建设的重要负责人之一,他手里一定掌握着部分,甚至是相当关键的要塞设计、布防和弱点评估资料。这些资料,就是他用来应对上级视察、证明自己工作价值,或者推卸责任的‘底牌’。”
顾婉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可是,夫人她……她虽然信任我,但也从未主动提及任何具体的军事信息。她很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我们如何让她开口?强行打探,立刻就会暴露。”
“不能打探。”周瑾瑜斩钉截铁地说,“必须引导,必须让她在某种情境下,‘主动’地、‘无意’地泄露,或者让我们‘偶然’地接触到相关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谍战:哈尔滨1941请大家收藏:(m.2yq.org)谍战:哈尔滨1941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