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沪上财经大学的阶梯教室飘着桂花香。
沈逸风站在讲台上,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常年握笔磨出的浅茧。他推了推眼镜,投影仪的蓝光在镜片上跳了跳:“今天不讲K线图,不讲宏观经济——咱们聊聊‘钱袋子’里的那些事儿。”
台下坐得满满当当。前排是抱着笔记本的大学生,后排坐着几位白发老人,其中扎蓝布头巾的王阿姨最显眼。她膝头摊着个蓝布包,里面露出半截泛黄的理财合同复印件,指甲盖里还沾着早上择菜的泥星子。
“沈爷爷,”扎马尾的女生举手,“我总听人说‘鸡蛋别放一个篮子’,可我妈就爱把钱全存一家银行,说‘熟人靠谱’……”
沈逸风笑了,指节敲了敲讲台:“这就像咱老家腌咸菜——坛子装太满,容易酸;装太少,又浪费缸。存款也讲究‘分散’,不是说不能信银行,是别把养老钱、救命钱全押在一家。”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摸出块水果糖,“就像这糖,甜是甜,吃多了也齁。”
教室里响起轻笑。王阿姨攥着蓝布包的边角,突然开口:“小沈行长,我那事儿……后来咋样了?”她的声音带着点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布袋上的盘扣——那是她亡夫生前给她缝的。
调解中心的小陈老师赶紧接话:“阿姨,您那理财纠纷,银行赔了您一万五,还给您换了低风险产品。现在每月能领三百多利息,够买菜买药了。”
王阿姨眼睛亮了,从布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她歪歪扭扭记的收支账:“我就说嘛!你们没骗我!上个月我还给孙子买了新书包……”
她突然顿住,像是想起什么,从包里摸出个塑料瓶,拧开盖子,“给你们带了自家腌的萝卜干,就当我谢礼……”
课堂后半段,话题转到了“老年人防骗”。
“我邻居张叔,”戴鸭舌帽的男生举手,“说他中了‘养老公寓’的奖,交五万押金就能优先入住……”
“典型的‘温情诈骗’。”沈逸风敲了敲屏幕,弹出张“养老公寓宣传册”的照片,“骗子专挑咱们怕孤单、想省心的心理。记住,凡是让你先交钱的‘好事’,都得打个问号。”
他指了指王阿姨,“就像王阿姨,当初要是多问两句‘这产品保本吗?’‘风险在哪?’,也不至于亏钱。”
王阿姨涨红了脸,低头搓着布袋:“是我笨……”
“不笨!”沈逸风声音软下来,“是我没早点教您。金融这事儿,得像教娃娃学走路——得扶着,得提醒,不能嫌麻烦。”
下课铃响,学生们收拾书本。王阿姨却没动,她凑到讲台边,从布袋里掏出个红封皮的小本子:“沈行长,能给我签个名不?我想拿回去给我孙子看——‘太奶奶也上过大学课’!”
沈逸风接过本子,笔帽在封皮上蹭了蹭,留下道浅痕。他写下“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笔锋顿了顿,又补了句:“有不懂的,随时来问。”
走廊里,调解员小陈收拾教具。她的保温杯搁在窗台上,枸杞在茶水里沉成小团。她望着教室里王阿姨踮脚和学生们合影的背影,轻声说:“沈老今天又破例拖堂了。”
“他啊,”校长笑着摇头,“当年在信用社给农民讲贷款,也是这么个劲头——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
夕阳透过走廊的玻璃窗,把沈逸风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站在“金融知识普及基地”的牌子下,望着王阿姨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又低头看了看本子上那句“有不懂的,随时来问”。
风掀起他的衣角,带来一阵桂花香。
他知道,有些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在泥土里慢慢发芽。就像这课堂里的笑声,就像王阿姨布袋里的萝卜干,就像调解中心那盆长势旺盛的绿萝——金融的温度,终会顺着这些细碎的日常,流淌进更多人的生活里。
喜欢沪上银窟龙虎斗请大家收藏:(m.2yq.org)沪上银窟龙虎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