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年春末的风裹着山雾钻进衣领。
沈泽踩着泥点下车时,裤脚还沾着大巴车轮胎蹭的草屑。
毕节的土豆地铺成紫白相间的花毯,垄沟里的泥土软得能踩出脚印。
远处传来锄头砸地的脆响——老乡们正蹲在坡上挖土豆,竹筐里的块茎沾着湿泥,“咚咚”滚进草堆。
实践队的帐篷扎在田埂边,蓝布帘被风掀起一角。
队友小吴正举着平板喊:“苏晓姐说,身份认证得凑近镜头!”
沈泽刚要凑过去,手腕被人轻轻拽住——是村支书老周。
粗糙的手掌沾着新翻的泥土,指节上还留着昨天扛土豆蹭的擦伤:“小沈娃子,先别忙设备,俺们有话跟你说。”
老周蹲在田埂上,掏出个皱巴巴的塑料烟盒,抖出根旱烟点上:“俺们这土豆,淀粉足、口感沙,去年贩子来收,一斤才八毛,还说‘卖不出去烂地里’!
俺们想自己走电商,可没银行账户,人家不敢打款……”
他吸了口烟,烟雾裹着泥土味飘起来,“娃子,你是学金融的,能帮俺们想想招不?”
沈泽想起林晚清昨晚视频里的叮嘱:“金融不是算数字,是蹲下来听老乡的需求。”
他蹲下来,指尖碰了碰老周脚边的土豆——表皮沾着细毛,硬邦邦的,带着地里的凉气:“周叔,您有身份证不?社保交过没?”
“有有有!”老周连忙翻出上衣内兜的塑料卡套,掏出张边缘卷毛的身份证,“去年医保全覆盖,俺们全村都办了!”
沈泽接过身份证,指腹蹭了蹭上面的泥点,打开苏晓远程传来的“数字身份认证”平板。
屏幕蓝光映着他专注的眉峰,他举着平板对准老周的脸:“周叔,您看着镜头,张张嘴——对,系统要核验活体。”
又接过老周的手,在平板上录指纹:“稍微用点力,不然录不上。”
二十分钟后,屏幕弹出“信用档案生成”的提示。
老周凑过去眯眼瞧,手指戳着屏幕上的“社保缴纳记录”:“这是啥?俺们的养老钱?”
“是您的‘信用名片’。”沈泽笑着解释,“以后电商收土豆,扫这个码就能查您有没有还款能力,不用再跑县城盖公章。”
“中!”老周一拍大腿,震得裤腿上的泥点飞起来,“那俺们能贷点款不?收邻居的土豆,总不能空手套白狼!”
沈泽立刻拨通邮储银行的视频电话,把老周的信用档案投到屏幕上:“张经理,我们需要给老乡发小额信用贷——数字人民币定向放款,用于收购土豆。”
屏幕那头的张经理点头:“沈局长推荐的,我们马上批。”
一周后,返程的卡车停在村口,喇叭声惊飞了坡上的麻雀。
沈泽帮着老乡搬土豆,筐绳勒进肩膀,土豆滚进车厢时撞得他手背发疼——但老乡们的笑比阳光还亮:“娃子,俺们这土豆能卖一块三一斤!比去年多赚五毛!”
老周攥着沈泽的手,掌心的泥蹭在他手腕上:“小沈娃子,俺们村祖祖辈辈种土豆,从没人像你这样——不是来赚快钱,是来帮俺们把土豆‘变钱’!”
他掏出个布包,塞给沈泽一把晒干的土豆片:“拿着,这是俺们自家种的,没打农药。”
沈泽接过布包,指尖碰到里面的土豆片,硬邦邦的,带着太阳的香气。
他掏出手机给家里打视频,镜头里林晚清的眼睛立刻红了:“俺儿真棒!”
背景里沈逸风举着算盘敲得噼啪响:“臭小子,比我当年帮你爷爷算粮价强多了!周末回家,教你用算盘算‘土豆贷款利率’!”
回程的大巴上,沈泽翻着实践日志。
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他和老周蹲在土豆地,背后是漫山的紫色花海,老周的烟袋锅子冒着烟,沈泽的平板屏幕亮着“信用档案”的蓝光。
照片背面写着:“金融的温度,是土豆地里的泥,是老乡手里的秤,是数字世界里,不肯凉的那口热乎气。”
山风掠过车窗,沈泽摸着布包里的土豆片,忽然懂了父亲说的“金融为民”——
不是高楼里的报表,是田埂上的蹲姿,是指尖沾的泥,是帮老乡把土豆卖出好价钱时,那声带着方言的“中”。
喜欢沪上银窟龙虎斗请大家收藏:(m.2yq.org)沪上银窟龙虎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