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将军说得对!”旁边的少将附和道,
“华北战局本就艰难,咱们的兵力要留着守太原、守郑州,不能浪费在鹰嘴崖这个‘死局’上!
依我看,不如让陈峰牵制日军,咱们趁机调整部署,才是上策。”
几位将领纷纷点头,唯有年过花甲的李老将军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
等众人争论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诸位,我认识陈峰这小子。这孩子,从来不是会蛮干的人。他敢跟四万日军硬拼,一定有他的道理。
再等等,给前线发报,密切关注鹰嘴崖的动向,说不定……会有奇迹。”
李老将军的话,让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
没人再反驳,也没人再坚持要撤,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墙上那张标满红蓝箭头的华北地图上——鹰嘴崖那个小小的红点,突然成了所有人的心结。
而就在各方势力观望、溃逃之际,鹰嘴崖传来了第二个消息:陈峰不仅守住了第一天,还迎来了五万援军,日军的包围圈出现了裂痕。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华北的城镇乡村。
滕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村长王老汉举着皱巴巴的传单,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用嘶哑的嗓子喊:
“乡亲们!陈旅长守住鹰嘴崖了!还有五万援军来帮忙!小鬼子的包围圈,要被咱们打破了!”
村民们瞬间围了上来,之前还满脸愁云的人们,此刻都激动得红了眼。
“我就知道陈旅长不是软骨头!”一个中年汉子喊道,“咱们不能光看着,把藏在地窖里的粮食拿出来,给前线送过去!”
“还有我家的草药!”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走过来,“我儿子是郎中,这些草药能治外伤,让战士们带上!”
很快,村里的青壮年自发组成了运输队,推着小车,扛着粮食和草药,朝着鹰嘴崖的方向出发。
小车轱辘碾过土路的声响,与村民们“支援陈旅长”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在华北的大地上回荡。
之前决定撤出沧州的张司令,在半路上听到了消息。
他勒住马,看着路边百姓们推着小车奔赴前线的身影,又想起自己手下士兵慌乱撤退的模样,脸色涨得通红。
旁边的参谋长还想劝:“司令,咱们已经走了这么远,没必要再回去……”
“闭嘴!”张司令猛地打断他,声音里带着羞愧,
“都是中国人,陈峰能带着残兵跟鬼子拼命,我张某人难道就只会跑?
传我命令,全军掉头,回援鹰嘴崖!就算打光家底,也不能让小鬼子看不起咱们!”
士兵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欢呼,之前的颓丧一扫而空,纷纷掉转马头,朝着鹰嘴崖的方向奔去。
赵坤的队伍也收到了消息,那个年轻的排长再次找到他:“旅长,您看,陈旅长守住了,还有援军!咱们回去吧,跟鬼子拼了!”
赵坤望着远处百姓支援的队伍,又看了看手下士兵期待的眼神,终于叹了口气,扔掉手里的马鞭:
“都听到了?掉头,回援鹰嘴崖!今天咱们也当回爷们,让小鬼子知道,华北的中国人,没那么好欺负!”
重庆军政部里,李老将军拿着最新的电报,激动得手都在抖:“好!好一个陈峰!真的创造了奇迹!”
他转身对着众人说,“传我命令,调第二集团军第三师,即刻北上支援鹰嘴崖!再给陈峰发电,嘉奖他的战功,告诉他,全国的军人,都在看着他!”
各方势力的态度,从最初的观望、溃逃,彻底变成了振奋与支援。
华北的土地上,一股抵抗的力量正在凝聚,像一团火焰,在暮色中越烧越旺。
与中国军民的振奋截然不同,日军指挥部里,此刻正弥漫着暴怒的气息。
松井次郎的临时指挥部帐篷里,橡木地图桌上的军用地图被他踩得满是脚印,
“鹰嘴崖”三个字上,还沾着他摔碎的茶杯溅出的茶水。
他穿着熨烫平整的藏青色军装,领口却被扯得歪斜,军刀出鞘一半,刀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映得他的脸铁青如铁。
“八嘎!废物!一群废物!”
松井次郎的咆哮声震得帐篷都在发抖,他指着面前垂头站立的一排鬼子指挥官,唾沫星子飞溅,
“四万皇军,配备重炮和重机枪,进攻整整一天,居然连一个小小的鹰嘴崖都拿不下来!你们的战术呢?你们的武士道精神呢?都喂了狗吗?”
戴眼镜的中佐高桥低着头,军帽檐压得极低,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战战兢兢地开口:
“少将阁下,陈峰的阵地防御异常顽强,我部发起七次冲锋,都被打退了……
而且,他们的士兵好像不知道疲倦,就算只剩一个人,也会抱着手榴弹冲上来……”
“好像?”松井次郎猛地一脚踹在高桥的膝盖上,高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眼镜也摔飞了,
“你是联队长,不是懦夫!用‘好像’来搪塞我?我告诉你,大本营的电报已经到了,天皇陛下亲自过问此事,斥责我们‘丢尽了皇军的颜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我靠系统召唤百万雄师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我靠系统召唤百万雄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