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刚说完,立刻有人附和:
“张副院长说得有道理。陈峰不过是个旅长,手下兵力不足两万,就算加上援军,也才五万余人,怎么可能吃掉日军四万主力?
依我看,应该先派人去核实战绩,再做定论,免得闹了笑话。”
蒋明远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盯着张启山,语气严厉:
“核实?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你们却在这里质疑他们的战绩!
陈峰的战报里,详细列出了日军的阵亡将领名单、被击落的战机数量、缴获的武器装备,甚至还有日军战俘的供词,这些难道都是假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声音更添几分威严: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全国抗日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的是胜利,需要的是能鼓舞民心士气的英雄!
就算陈峰的战绩有少许出入,又能如何?至少他打了胜仗,至少他让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而你们,不想着如何支援前线,反而在这里吹毛求疵,难道要等到日军打到重庆,你们才肯相信中国军队能打胜仗吗?”
张启山等人被说得面红耳赤,低下头,再也不敢反驳。蒋明远深吸一口气,缓和了语气:
“传我的命令,晋升陈峰为陆军少将,任命他为新编第三师师长,负责华北反攻的前线指挥。
另外,从重庆兵工厂调拨十万发子弹、五百门迫击炮、两百挺重机枪,由空军护航,三天内运到陈峰的部队;
再从西南军调派两个团的兵力,补充他的兵员缺口,务必让他有足够的力量继续反攻。”
林敬之立刻起身:“蒋先生英明!我这就去安排,确保武器和兵员能准时送到前线。”
蒋明远点了点头,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重庆城,眼神坚定:
“陈峰是个好苗子,我们要给他支持,让他成为全国抗日的旗帜。
只要有更多像他这样的将领,有更多像他这样的部队,我们就一定能把鬼子赶出中国!”
会议室里的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军政要员们纷纷讨论着如何支援陈峰,如何扩大华北的反攻战果。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照在蒋明远的脸上,也照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他们知道,这场抗日持久战,终于迎来了曙光。
延安的窑洞里,李建国、朱卫国等领导人围坐在一张木桌旁,桌上同样放着一份陈峰的战报。
朱卫国拿着战报,脸上满是笑容,他指着战报上的内容,对众人说:
“你们看看,陈峰这仗打得多漂亮!四万日军,说灭就灭了,还收复了滕县、枣庄,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还振奋了全国的民心。
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李建国点了点头,手里夹着一支烟,目光深邃:“陈峰的胜利,不是偶然。他不仅有勇有谋,还懂得发动百姓,依靠百姓。
你看战报里写的,滕县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给部队送粮食、做弹药、救伤员,这就是军民同心的力量。
我们八路军一直强调‘军民鱼水情’,陈峰的做法,值得我们所有部队学习。”
一名参谋开口问道:“李主席、朱老总,陈峰现在被重庆方面晋升为师长,还得到了武器和兵员的补充,接下来他很可能会继续攻打济南、徐州等地。
我们要不要派八路军的部队配合他,从侧翼牵制日军,帮助他扩大战果?”
朱卫国放下战报,语气坚定:“当然要!抗日不分党派,不分地域,只要是为了把鬼子赶出中国,我们就应该全力支持。
命令晋察冀军区的部队,立刻向济南外围的日军据点发起进攻,切断日军的补给线;再让冀鲁豫军区的部队,从徐州侧翼出击,牵制日军的兵力,为陈峰攻打济南创造条件。”
李建国补充道:“另外,要通过新华社,大力宣传陈峰的胜利事迹,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军队是有能力打败日军的,抗日的胜利是有希望的。
同时,也要提醒陈峰,日军可能会调动外援,比如他们联系的德系菲律宾兵团,还有可能从其他战场调兵增援华北,让他务必提高警惕,做好应对准备。”
窑洞里的气氛热烈而庄重,领导人纷纷发言,讨论着如何配合陈峰的反攻,如何进一步推动全国的抗日形势。
窗外,延安的百姓们已经听说了陈峰胜利的消息,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张贴标语,整个延安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一名通讯员匆匆走进窑洞,手里拿着一份电报:
“李主席、朱老总,刚收到前线电报,晋察冀军区的部队已经开始攻打济南外围的日军据点,冀鲁豫军区的部队也已经出发,向徐州方向移动。
另外,重庆方面派来的武器运输队,已经进入山西境内,预计三天后能到达陈峰的部队。”
朱卫国笑着说:“好!好!这样一来,陈峰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我们期待着他能再接再厉,打下济南,打下徐州,把日军彻底赶出华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我靠系统召唤百万雄师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我靠系统召唤百万雄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