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抗日的关键时候,不能动陈峰——没了他,谁来打关东军?”
他弹了弹雪茄灰,语气缓和了些,“不过你们说的也有道理,派参谋去可以,但要记住,只‘协助’,不干预,别让陈峰觉得中央不信任他。”
众人点头应下,只有宋美龄看着窗外飘落的细雨,轻声说:“陈将军是真心抗日,可别寒了英雄的心。”
上海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里,一场热闹的“抗日英雄事迹发布会”正在举行。
大厅里挤满了西方记者,镁光灯“咔嚓咔嚓”响个不停,《纽约时报》记者约翰·斯坦贝克举着话筒,对着镜头激动地说:
“我亲眼看到陈峰将军的部队在辽西雪原上作战,他们用‘巴祖卡’火箭筒对抗日军坦克,士兵们连防寒手套都没有,却凭着刺刀冲锋打垮了关东军的精锐——这是中国抗日的转折点!”
发布会刚结束,各国驻华武官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围了上来。
英国武官乔治·怀特穿着笔挺的军装,手里拿着一份合作协议,笑容满面地递到陈峰面前:
“陈将军,英国愿意向贵部提供最新的6磅反坦克炮,只要你们承诺战后保障英国在东北的煤矿开采权,我们还能帮你们争取更多西方援助。”
法国武官皮埃尔·杜邦也挤了过来,他晃了晃手里的红酒杯,语气带着几分傲慢:
“法国在北非有充足的军火库,只要你们同意让法国公司承包东北的铁路修建,我们可以立刻派一个战机中队来支援你们。”
美国武官则更直接,他掏出一张支票,放在桌上:“陈将军,美国可以提供五百万美元的军火贷款,条件是战后让美国石油公司进入东北——这是双赢的合作。”
陈峰穿着笔挺的将军服,肩上的二级上将军衔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他没有去看桌上的协议和支票,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感谢各位的‘好意’,但中国的抗日,从来不需要用国家利益来交换。”
他拿起桌上的军帽,手指抚过帽檐上的青天白日徽,“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武器和物资,是用来打日军的,不是用来做交易的
——至于战后,东北的煤矿、石油、铁路,都是中国人民的财产,只会属于中国人民,不会给任何外国势力。”
一名《泰晤士报》的记者突然站起来,语气尖锐地提问:“陈将军,有消息称你囤积了大量重武器,意图在战后掌控东北,成为新的‘军阀’,甚至威胁西方在华利益,这是真的吗?”
这句话一出,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陈峰身上。
陈峰冷笑一声,走到记者面前,眼神里带着几分嘲讽:“我陈峰的部队,从成立那天起,就只为驱逐日军、收复国土而战。
辽西战场上,我们有一千五百多名兄弟冻饿而死,他们临死前还在喊‘打倒日本鬼子’,如果我们想掌控资源,何必让这么多兄弟牺牲?”
他指着窗外上海街头的横幅——“庆祝辽西大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那些散布谣言的人,才是真正想掠夺中国资源的列强!他们怕中国强大,怕我们把日军赶出去,所以才编造这些谎言来抹黑我们!”
记者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尴尬地坐下。
陈峰转身准备离开,副官突然快步走过来,递给他一份加密电报。
陈峰快速扫过电报内容,眉头微微一皱——电报上写着“日军正向英法美出让华北利益,请求合作打压我部,同时在北平散布你与苏联勾结的谣言”。
他攥紧电报,对副官低声说:“告诉王怀安,立刻加强部队的戒备,防止日军搞突然袭击。
另外,让宣传队多印些辽西牺牲将士的事迹,贴在北平、天津的街头,让老百姓知道真相。”
副官点头应下,陈峰望着窗外的夜色,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日军想耍手段,我们就用胜仗回应——下一站,长春!不把日军赶出东北,我们绝不收兵!”
大厅里的西方武官和记者们看着陈峰的背影,神色各异——有人佩服他的骨气,有人担忧失去在华利益,还有人则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重新评估这个“抗日将军”的实力。
而陈峰不知道的是,他的这番话,已经通过无线电传到了东京陆军省的会议室里,梅津美治郎看着电报,气得把茶杯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
喜欢抗战:我靠系统召唤百万雄师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我靠系统召唤百万雄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