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北境中心城镇,和汉阳城并称为北境双主城。
“阿玉,娘这刚抢到一碗粥,喝点吧。”一名骨瘦如柴的妇人温和道,双颊凹陷看不到肉,但看向女儿的眼神充满了怜爱。
一名满脸污泥的小女孩小跑过来,此时虽然已经入了春,但却竟然寒风凛冽,母女二人穿的都是单衣,衣服上满是破洞。
小女孩小心翼翼的捧着碗,急促的喝了几口后,便将还剩下一半的粥递还给了妇人,与其说是粥,倒还不如说是水加几粒米。
妇人看向递来的碗没有去接,微笑着摇了摇头,“小玉你喝,娘不饿,刚刚已经喝过一碗了。”
阿玉望了眼一旁挤满难民的粥铺,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
邺城的经济空前繁华,住了不少富商,这里的官府不作为,于商贾沆通一气,只认钱,谁有钱谁就是邺城的王,没有任何法律和底线可言。这就导致邺城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穷人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而富人则每日酒池肉林。
正因为如此,整个邺城成为龙阳九洲富人的天堂。而大部分穷人都被赶出城,每年冬天都会有不少居无定所的百姓死在城外。原本的邺城不是如今这样的,那时的邺城家家户户安居乐业,自从周老将军来到邺城后一切都变了。周老将军是镇北王的袍泽兄弟,自然无人敢得罪,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周老将军,而是他的儿子周胜,号称北境第二纨绔,仅次于北境世子王莽。
这群富豪为了快速在城中站稳脚步,联合官府将普通百姓的宅子田地通通抢走霸占,逼着这些无实力无背景的百姓出城,这就导致如今这个局面,数千人挤在一起,只为抢一碗粥喝。邺城中原住商贾不忍百姓饿死,于是便自发设置义粥,每日进行救济。而阿玉母女俩的惨状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一名富商打扮的中年男子注意到了阿玉母女俩,于是笑着上前,从怀中掏出一钱银子,递了过去。
妇人见状,惶恐的低下头,摆手拒绝道:“王老爷万万不可,您自掏腰包接济我们,我们已经是感激不尽了,万万不可再收您的钱财了。”
王老爷笑着强行将银子塞到妇人枯手中,语重心长道:“刚刚你们的对话我都听到了,你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抢到两碗粥?那点小伎俩骗骗孩子还成,再不吃点东西,你倒了孩子怎么办?”
闻言,妇人眼眶湿润,当即就要跪下。
“别多礼了,赶紧带着孩子去买点吃的吧。”王老爷叹息道。
他帮的了一人,帮的了百人又如何?邺城百姓近百万,他一个人帮的完吗?王老爷身上的衣服虽然华贵却已经已经起了褶子,自从王老爷开始赈粥之后,他便没有再买过一件新衣,而那些外来的商贾仗着和官府的关系,已经蚕食了王家多处产业,如今已经入不敷出了,但哪怕王家破产也绝不会停止赈粥,因为这个事整个王家上下都对王老爷怨声载道。
就在王老爷思绪恍惚间,一声凄厉的惨叫声从不远处传来。
只见十几名手持长刀的男子正围着阿玉母女俩,伸手去抢夺妇人怀中的银子。
“畜生!连难民的钱都抢!”见到这一幕的王老爷气的浑身发抖。
“哟,这不是邺城前首富王老爷吗?如今怎么落得如此下场。”为首男子嘲讽道。
这些人都是龙城来的富商吴家的家丁,吴家仗着龙城朝廷有人,再加上攀上了周胜这条大腿,哪怕是家丁都敢在邺城横着走。
王老爷刚想叫人制止眼前这些禽兽,却发现自己身边早就没了护卫,王老爷为了能够多救济难民,所以将开支减少到了最低,别说护卫了,就连出行全靠两条腿去走路。
王老爷将目光投向周边难民,那群难民原先还望向这边看热闹,但在看到王老爷投来的目光后都纷纷扭头继续去抢粥了。
失望至极的王老爷从怀中掏出仅存的一两银子。
“拿去,放过这对母女。”
为首的家丁在接过抛来的银子后,手中长刀用力一挥,妇人的胸前便喷射出滚烫的血液。
“娘~!”阿羽撕心裂肺的哭喊着。
这一幕将王老爷气的浑身发抖。
那群家丁看到王老爷的样子纷纷捧腹大笑,为首的家丁手中长刀再次瞄准阿玉,想要故技重施。
“阿弥陀佛,施主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一名年轻的小和尚双手合十,念诵着佛号。
“哪来的秃驴?”为首的家丁笑道。
“大师,我刚刚已经杀了她母亲,现在回头还来的及吗?”为首家丁笑着反问道。
小和尚平静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时回头都不晚。”
“可惜我觉得晚了!”为首家丁猖狂笑着,手中长刀朝着满脸惊恐的阿玉挥去。
“佛说要有良知。”小和尚说话间,家丁手中的刀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
这是佛门四品律道特有的技能,能够一定程度上对低阶武夫做到言出法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王爷在此请大家收藏:(m.2yq.org)王爷在此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