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主任办公室中,祁同伟“再一次”见到了高育良。
此刻,还是汉东大学政法系教务主任的高育良,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温文儒雅的文人气质。
他穿着一件深色的中山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框眼镜,深邃而睿智的目光自镜片下迸射而出,仿佛有洞穿一切事实真相的魔力。
对于眼前这位亦师亦友,亦兄亦父的“育良书记”,无论是前世的公安厅长祁同伟,还是重生归来的18岁祁同伟,都对其心怀感恩,并抱有十二分的敬意。
不仅仅是因为前世高育良在常委会上,数次力荐他祁同伟进部上副省;在以李达康为首的一众官员讥嘲他祁同伟哭坟之时仗义执言;
更是因为,自己这位高老师是唯一一个从始至终都在真心帮助自己的人。
无论是在汉东大学求学之时,还是在后来跻身官场之后,高育良对祁同伟的爱护和提携都是不遗余力的。
所以,高育良配得上祁同伟对他的十二分敬意。
“高主任,这位就是来自京城的状元祁同伟同学!”
办公室内,高育良在梁璐的介绍下认识了祁同伟。
“同伟啊,先坐,不要拘谨!”
高育良热情的招呼祁同伟坐下,更是亲自从保温瓶里面给祁同伟倒了一杯温水,关切的问道:“怎么样,从京城到汉东还习不习惯啊?”
“谢谢高主任!”
祁同伟很有立马的起身,双手从高育良手中接过水杯,不卑不亢的回道:“高主任,我能习惯的!”
嗯!
高育良点了点头,继续道:“同伟啊,你以后就不要叫我高主任了,我这个学期还要给你们上法学课呢;”
“相比起高主任这个称呼,我更喜欢你们叫我高老师!”
说着,高育良自嘲式的笑道:“我的本意是教书育人,希望有朝一日能桃李满天下,怎奈何生在俗世洪流,老师也也未能免俗,才被冠以了除老师以外的称呼啊,哈哈!”
“所以,你还是叫我高老师吧,你叫着亲切,我听着也顺耳。”
闻言,祁同伟也不矫情,当即脆生生的喊了一句:“好的,高老师!”
嗯!
这一刻,高育良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高育良看过祁同伟的档案,知道眼前这位来自京城的学生家境并不怎么好,父母都是城郊的农民,以种地为生(祁江生给孙儿安排的全新身份),家里兄弟姊妹也多,属于那种拼了命干一年才能勉强糊口的家庭。
从眼前祁同伟的肤色就能看出来,想必这位状元的暑假肯定也是在帮衬父母下地劳作中度过的(实际上是祁同伟在城郊野湖里面洗澡晒的)。
在高育良眼里,品学兼优的祁同伟是不折不扣的寒门贵子,更符合他身为老师心目中完美学生的形象,出身寒微却能自强不息,只为通过读书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师生二人一见如故,在办公室里从大明王朝的两京十三省聊到万历十五年。
在祁同伟看来,高老师的学识一如既往的渊博,对历史政治背后的真相有着一针见血的独到见解;
在高育良看来,祁同伟这个学生勤奋好学,知识储备丰富,物质上的清贫没有压垮他坚韧意志,反倒是磨炼为他磨练出一颗不卑不亢、宠辱不惊的强大内心;
二人越聊越投机,直到有老师来通知高育良去开会才算作罢。
临了,高育良还不忘嘱托祁同伟一番:“同伟啊,你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来找老师,就不要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上面了,知道没有?”
嗯!
祁同伟点了点头,恭敬的回道:“高老师,我知道了。”
“哦,对了!”
这时,高育良突然一拍脑袋,道:“差点忘了,你们政法系的大一新生在军训过后,会有一个新生学生会主席的选举;”
“你是政法系的学生,毕业后大概率也是要走上仕途的,学生会主席不仅是你将来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参选学生会主席和在学生会工作期间的经历,也将是你从政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老师希望,你在军训结束后能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嗯!
祁同伟再一次点了点头,回应道:“高老师,我记住了!”
————
汉东大学政法系主任郭秉安的办公室内,那对开着吉普车进校园的贵妇母子,正被郭秉安奉为座上宾。
贵妇母子二人手边的桌面上,不仅有热茶、汽水,还有瓜果和零食。
贵妃名叫杨爱华,是京州市教育系统的一名干部。
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时任京州市委书记刘新河的夫人。
这个的刘新河,就是多年后和赵立春搭班子的刘省长。
今日,杨爱华是带着儿子刘飞来汉东大学政法系报到的。
在原来的时空中,刘飞并未出现在汉东大学政法系1985届新生的名单中,而是直接走公派留学的路子到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吃洋快餐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代从军,满门将星扶祁同伟进部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代从军,满门将星扶祁同伟进部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