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
此时,距离祁同伟中枪负伤已经过去了七天。
祁同伟人年轻,身体素质也好,手臂上的伤口恢复得很快,已经闲不住从病床上爬起来到住院部大楼后面的花园溜达、锻炼去了。
期间,除了每天都有各级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之外,因急性阑尾炎手术住院的陈阳,还有她的父亲陈岩石和母亲王馥真,也相继前来探望过祁同伟。
在得知祁同伟不但是自己家闺女的“救命恩人”,还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少年和京城高考状元的身份后,同样在汉东省政法系统工作的陈母王馥真不由得对祁同伟满眼欣赏,青睐有加。
这位曾经在战争年代,偷了家里十根金条参加革命的“大小姐”,对英雄的崇拜和敬佩是自幼就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所以,当王馥真在发现女儿陈阳看向祁同伟的眼神中,所透露出来的感情可不仅仅只是同学情谊那么简单时,作为过来人的母亲自然也是带入了些许“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的意思。
而作为同样草根出身的陈岩石,在对待祁同伟的态度却和妻子王馥真截然相反。
尽管,陈岩石对间接救了女儿陈阳一命的祁同伟,在态度上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和热情,向祁同伟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然而,在祁同伟看来,陈岩石的这份热情和感谢之中,却总是掺杂着几分警惕。
至于这份警惕之中,到底是不是作为一个父亲对任何出现在女儿身边的男人,都会本能的表现出敌意的一面,或许只有陈岩石本人才知道了。
只不过,对于重生归来的祁同伟而言,无论是陈阳的母亲王馥真对他所表现出的热情,还是陈阳父亲陈岩石对他表现出来的警惕,都不过是祁同伟注定会波澜壮阔的这一生当中微不足道的一段小插曲罢了。
书归正传。
就在汉东日报记者对祁同伟的专访见报这一天,从住院部大楼后面的花园锻炼回来的祁同伟,在医院的报刊亭买了一份当天的汉东日报。
当他在头版头条的位置,看到了那一则名为《汉大祁同伟:从高考状元到少年英雄》的专访报道时,也被吓了一大跳。
以至于祁同伟都开始有些怀疑,是不是家里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才让汉东日报的领导卖了他这么大一个面子,将头版头条的位置留给了他的专访报道。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祁同伟打消了。
以他对自家太爷,爷爷和父亲的了解,他们即便是得知了此事之后,也绝不会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给舆论施压,从而让自己得到这个大出风头的机会。
别看祁家三代从军,满门将星,那可都是祖辈、父辈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真刀实枪的打出来的功绩,而不是靠着溜须拍马、弄虚作假得来的。
非要说祖辈、父辈们从太爷祁三江的身上捞到了什么好处,唯一的可能就是让他们得到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升迁机会,仅此而已。
更何况,在祁同伟的主动要求之下,知晓此事的校领导(主要是高育良)已经答应替他保密,并没有将他中枪受伤的事情告知家里。
所以,即便是家里人破天荒的想要扶祁同伟这个家族第四代长孙一把,他们也没有这个机会啊!
遑论是,刚正不阿、眼里从不揉沙子的家族长辈们,打心里就根本不可能干出这种插手地方事务的事情。
当然了,对于此时的祁同伟而言,不管怎么说能在汉东日报的头版头条上,捞到一个专访报道的机会,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有着丰富从政经验的祁同伟敏锐的察觉到,当汉东日报对自己的专访见报之后,他在汉东大学的求学生活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不其然,等祁同伟刚刚回到病房的时候,突然发现教官闫立竟不知何时来到了病房中。
还不等祁同伟开口打招呼,闫立便抢先一步说道:“祁同伟,你抓紧准备一下,我们汉东省武警总队的罗司令,马上就要到医院来对你进行探望和慰问。”
嗯?
闻言,祁同伟不由得眉毛一挑,心道:自己不就是胳膊上挨了两枪吗,就这点事儿还值得惊动汉东省武警总队的司令员亲自跑一趟啊!
心里虽这样想着,但祁同伟身体上的动作可是一点都不慢,当即在闫立的要求下重新躺到病床上,还特意让他将受伤的那条胳膊放到被子外面,好让来人一眼就能看见。
负伤的英雄,当然要有负伤的样子啊!
不多时,病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很快,一个雷厉风行,肩扛一颗将星的老军人,便带着一群穿着军装的军官走进了病房中。
紧接着,汉东省武警总队的司令员罗立功,还有躺在病床上的祁同伟刚一照面,两个人都愣住了。
祁同伟:这,这不是爷爷的老战友罗爷爷吗?
罗立功:好家伙,还真让自己猜中了,这个报纸上和祁江生的孙子祁同伟同名同姓的小伙子,竟然还真的是老祁家的大孙子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代从军,满门将星扶祁同伟进部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代从军,满门将星扶祁同伟进部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