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很快来了。年关将近,宫中要准备一系列祭祀和庆典。感业寺照例需要准备一批祈福经文。这次,静心师太在分配任务时,特意强调,所有经卷需“格外严谨,不得有丝毫轻慢”,因为这批经卷将用于“祭告太庙及诸陵”,意义非凡。慧明师太在补充时,则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皇后娘娘最重礼法规制,此次祭告,乃娘娘正位中宫后首次参与的重大典礼,务必周全。”
言者或许无心,但听者有意。伍元照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王皇后重视此次祭祀,将其视为彰显自己中宫地位和权威的重要舞台。那么,与之相对的萧淑妃呢?以她的性子,会甘心让皇后独享这份风光吗?
几天后,净尘师太在分发新一批抄经用纸时,又悄悄对伍元照嘀咕:“听说淑妃娘娘觉得祭祀典礼过于沉闷,向陛下进言,希望能在年节时,于宫中增设一些喜庆的丝竹歌舞,以彰陛下仁德,与民同乐……不过好像被陛下以‘国丧期间,不宜铺张’为由婉拒了。” 她撇撇嘴,“这位淑妃娘娘,还真是……心思活泛。”
两条信息结合,伍元照心中渐渐清晰。王皇后走的是“重礼法、彰权威”的正统路线,而萧淑妃则试图以“娱君心、显恩宠”的偏锋取胜。双方的第一次较量,似乎以皇后的“礼法”暂时占了上风而告一段落。但矛盾显然已经埋下。
就在这当口,伍元照接到了抄写一部分用于祭祀太庙的《孝经》章节的任务。这又是一次机会,但风险极高。她该如何下笔?是迎合皇后重视的“严谨规整”,还是……
她沉思良久,最终决定,走一条看似最保守,实则可能最契合皇帝当下心境的路线——极致的内敛与庄重。她要将《孝经》中关于“孝”与“礼”的精髓,用一种不显山不露水、却沉静有力的笔意表达出来。字迹要不偏不倚,完全符合馆阁体的规范,但在笔墨的丰腴、结构的停匀间,透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庄严气度。这既符合祭祀太庙的肃穆氛围,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王皇后强调的“礼法”,但又超越了单纯的规制,指向了一种更根本的、关于传承与秩序的稳定感。这或许,正是刚刚经历权力更迭、又面临后宫新局面的礼治,内心深处最需要的东西。
她摒弃了一切个人风格的流露,将全部心力用于营造这种“绝对的规范”与“内在的厚重”。书写时,心无杂念,仿佛自己只是一个传递经典精神的管道。
静心师太验收时,对这份《孝经》抄本看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只简单评价了四个字:“中正平和。” 这或许不是最高的赞美,但在这种敏感时刻,“中正平和”恰恰是最好的评价。
【系统提示:技能“书法(毛笔)”领悟新特质“敛锋”。在需要极度克制的情境下,可完全隐藏个人风格,呈现完美合规且蕴含力量的字迹。隐藏任务“微光”进度:26%。传递信息:恪守规矩,沉稳可靠。】
祭祀的经卷被送走了。感业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将寺宇妆点得一片素缟,却也带来了刺骨的寒意。
伍元照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她知道,宫墙之内,那场刚刚拉开序幕的“双星争辉”,绝不会因一场雪而停歇。而她这缕微光,必须在风雪中,顽强地闪烁下去,等待云开月明的那一天。
【系统提示:世界事件“双星争辉”影响持续。宿主成功适应初期波动,采取“敛锋守拙”策略,风险降低。信息网持续收集宫廷动态。生存条件因冬季来临略有下降,需注意防寒保暖。】
大雪封山,感业寺彻底与外界隔绝。寒风呼啸着从门窗缝隙钻入,寮房内呵气成冰。
炭火供应极其有限,只有执事师太们的禅房和诵经的主殿才能得到少许配给,伍元照这等居士,只能依靠单薄的被褥和不断活动身体来抵御严寒。生存条件急剧恶化。
徐姑姑的旧疾在严寒中复发得更厉害,时常夜间咳嗽不止。伍元照将自己唯一一条略厚实的旧围巾拆了,连夜赶制了一对护膝,又偷偷将之前净尘师太给的宫制蜜饯化在热水里,端给徐姑姑润喉。这些微不足道的关怀,在酷寒中显得尤为珍贵。徐姑姑虽依旧话少,但看伍元照的眼神,多了几分真切的暖意。有时她会低声提醒伍元照:“夜里警醒些,炭盆……莫要贪暖,寺里年久失修,走水不是闹着玩的。” 这已是极难得的关切。
周居士等人则没这么安分了。因天寒无法外出,众人挤在狭小的寮房内,摩擦日渐增多。周居士似乎将无法与外界联系的焦躁,都发泄在了内部倾轧上。她开始变本加厉地排挤伍元照,比如故意在伍元照睡觉的地方泼洒少量冷水,让她被褥潮湿;或者联合其他几人,在分配那少得可怜的热粥时,刻意给伍元照留下最稀薄的一碗。
伍元照咬牙忍耐着。她深知,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与周居士正面冲突极其不智,很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险。她将更多时间花在抄经房,那里至少比寮房稍暖和一些。她甚至主动向静心师太请求,承担更多整理经架、擦拭佛像的工作,只为了能多在有点烟火气的主殿偏厦待一会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盛世天下之九五至尊请大家收藏:(m.2yq.org)盛世天下之九五至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