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皇后闻讯大惊,立刻派了心腹太医和嬷嬷前来,同时下令严查。缀锦宫一时气氛凝重至极。经查验,那针确淬有微毒,虽不致命,但若刺入婴儿柔嫩皮肤,后果不堪设想。陛下闻奏震怒,下令彻查,整个后宫风声鹤唳。
调查焦点自然落在乳母和近侍身上。一番严厉审讯排查,最终线索指向一个负责浆洗皇子衣物的小宫女。那小宫女受不住刑,招认是受了漪兰殿一个被贬黜后心怀怨恨的老嬷嬷的指使和钱财,将毒针混入送洗的衣物中。而那老嬷嬷,在事发后,竟在房中“悬梁自尽”了,留下了一封语焉不详的“认罪书”,将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称是因被贬而报复。
一切线索似乎都指向了已失势的萧昭容残余势力的报复,而且断得干净利落。皇帝盛怒之下,将漪兰殿所有宫人全部发配暴室,萧昭容禁足期限无限期延长,待遇降至最低。萧家在朝中又遭申斥。
然而,伍元照心中却疑虑重重。这手段未免太过直接拙劣,像是故意抛出来的替罪羊。那个“静”字的含义,难道是让萧昭容按兵不动,而由萧家在外动手?还是……这根本就是另一股势力,趁机嫁祸给萧氏,一石二鸟?
皇后在处理此事时,表现得分外公正严明,对伍元照母子安抚有加,甚至自责监管六宫不力。但伍元照没有错过皇后眼中那一闪而过的、难以捉摸的神色。
危机暂时解除,但伍元照心中的弦绷得更紧。她抱着受惊后睡着的儿子,感受着他温热的体温,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冷厉。这后宫,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平静。晋封之路布满荆棘,暗箭难防。她不能再被动等待了。
秋祭大典,或许就是一个契机。
次日,秋祭大典如期举行。皇家仪仗煊赫,钟鼓齐鸣,庄严肃穆。伍元照身着昭仪礼服,站在命妇班次的前列,位置虽仍按现行品级,但因皇子生母的身份,无形中更受瞩目。她举止端庄,神情虔敬,每一步骤都完美符合礼制,让人挑不出丝毫错处。
在祭祀最重要的环节,皇帝亲手将祭文焚于鼎中,告慰天地时,伍元照悄然抬头,望向高台上那个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威严天成的男人。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需要怜惜的柔弱妃嫔,而是皇子礼弘的母亲,是决心要在这吃人的宫廷中守护自己和孩子未来的战士。
典礼结束后,皇帝循例赏赐众臣及后宫。轮到伍元照时,皇帝特意多看了她一眼,目光中有安抚,有关切,或许还有一丝未能护他们母子周全的歉疚。他赏下了一对极为珍贵的东海明珠,温润夺目,并温言道:“昭仪受惊了,今日典礼辛苦,回去好生歇着。弘儿之事,朕定会给你一个彻底的交代。”
伍元照深深叩首,声音清晰而柔韧:“臣妾谢陛下隆恩。有陛下为弘儿与臣妾做主,臣妾无所畏惧。只愿陛下圣体安康,我朝国运昌隆。”
她的表现,落在众人眼中,是宠辱不惊,是深明大义,更透着一股历经风波后的坚韧。许多原本观望甚至暗中看笑话的人,心中不禁重新评估起这位年轻的昭仪。她不仅有子嗣,有圣心,更有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沉稳的心性。
回到缀锦宫,卸去繁重的礼服头饰,伍元照独坐镜前。镜中的女子,眉眼间已褪去了初入宫闱时的青涩,多了几分沉静与莫测。她轻轻抚过那对光华流转的明珠。
“慧明,将那几本旧书再拿来给我。”
“常福,之前让你打听太医署的人,有结果了吗?”
暗流汹涌,但她已准备逆流而上。秋祭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系统提示:成功度过“皇子遇险”危机,皇帝怜惜度+20,信任度+15。于秋祭大典展现良好风范,后宫评价有所提升。破解“萧家反扑”初步阴谋(表面),但怀疑背后另有黑手(皇后?)。获得珍贵赏赐“东海明珠”。下一阶段:需利用当前局势,深化调查,并寻找推动“晋封”的突破口。风险与机遇并存,请宿主谨慎应对。】
喜欢盛世天下之九五至尊请大家收藏:(m.2yq.org)盛世天下之九五至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