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川工坊的军工生产如火如荼,肥皂的畅销带来了丰厚利润,暂时缓解了财政压力。然而,林牧之紧绷的神经并未有丝毫放松。北狄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朝廷的猜忌与打压亦如影随形。
就在这内忧外患的紧张时刻,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悄然降临。
先是城西棚户区,数名百姓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身上出现可疑红疹,病情恶化极快,不过两三日便有人不治身亡。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只当是寻常时疫。
然而,疫情迅速蔓延。很快,城南、城北相继出现类似病例,甚至波及到了驻扎在城外的巡护队营地,数名队员病倒!
“是瘟疫!瘟病来了!”恐慌如同野火般在城中蔓延开来!百姓人人自危,药铺门前挤满了抢购药材的人,价格飞涨。谣言四起,有说是黑狼帮冤魂作祟,有说是工坊的“毒烟”引来了灾祸。
县衙乱作一团。县令林文渊本就称病不出,此刻更是紧闭府门。寻常郎中对这来势汹汹的疫病束手无策,开的方子收效甚微。
郑知远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面要严防北狄,一面要应对州府压力,如今又添瘟疫,焦头烂额。他第一时间封锁了疫情严重的区域,但效果不佳,恐慌仍在扩散。
“二少爷!营中已有十余人病倒!药材短缺,郎中也无良策!再这般下去,莫说抵御北狄,怕是自家就先垮了!”郑知远找到林牧之,声音沙哑,眼布血丝。
林牧之面色凝重。他深知,在古代,一场大规模瘟疫的破坏力,有时更甚于战争。寒川本就兵力薄弱,若瘟疫在军中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更别提对民心的打击。
“绝非寻常时疫。”林牧之仔细询问了病患症状(高热、呕吐、腹泻、皮疹、快速死亡),心中已有不祥预感——这极可能是霍乱、伤寒或鼠疫等烈性传染病!
“郑县尉,即刻起,此事由工坊接管!”林牧之当机立断,“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一切行动,需绝对服从!”
“好!全听你的!”郑知远毫不犹豫。
林牧之立刻行动。他首先凭借超越时代的医学常识,做出了系列应急部署:
一、 严格隔离:将已发病者迅速转移至城外早已废弃的砖窑厂,设为“隔离病坊”,由工坊派出专人(给予重赏)看护,严禁任何人随意出入。与病患密切接触者,集中观察。
二、 切断源流:下令全城彻查水源!重点检查水井、河流取水处周边是否有污染源(粪便、垃圾)。严令所有饮用水必须煮沸后方可饮用!工坊日夜赶制大型铁锅,分发各处,强制推行。
三、 环境消杀:动员全城力量,开展大规模清扫!清除垃圾污水,填埋粪坑,焚烧病死动物。工坊赶制简易“消毒液”——用石灰水、高度烈酒(工坊蒸馏试验的副产品)对隔离区、病家及公共区域进行泼洒消毒。
四、 个人防护:要求所有处理疫情的人员,以棉布蒙住口鼻(简易口罩),勤用肥皂洗手,接触病患后必须用烈酒擦拭。工坊赶制肥皂,低价甚至免费发放给百姓。
五、 控制流动:临时实施区域管制,限制人员无序流动,减少集市等人群聚集活动。
六、 集中医药:由苏婉清统一调度全城药材,按需分配,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林牧之甚至根据模糊记忆,开出了一些清热解毒、对症治疗的方剂(如黄连、黄芩、金银花等),大量煎制,分发给民众预防和治疗。
这些措施,在许多方面违背了当时的认知和习俗,推行之初遇到了巨大阻力。
“喝水还要烧开?多麻烦!”
“扫街填坑?祖宗没这规矩!”
“蒙着脸像什么样子?”
...
甚至有人谣传,工坊把人关起来是要活埋,烧水是为了下毒!
林牧之毫不退缩,以铁腕推行。郑知远派兵强压,巡护队日夜巡逻监督。工坊人员率先垂范。
苏婉清更是展现出惊人的魄力与组织能力。她亲自带领账房和女工,深入疫区发放物资,统计病患,安抚人心,其镇定与慈悲,赢得了许多百姓的信任。
效果逐渐显现。随着水源清洁、环境改善、隔离起效,新增病患数量开始下降。病情严重者虽仍难救回,但轻症者及未感染者得到了有效保护。军营的疫情首先被控制住。
百姓们看到实效,抵触情绪渐消,开始主动配合。煮沸饮水、肥皂洗手、清扫环境逐渐成为习惯。
然而,疫情仍未完全扑灭,药材消耗巨大,人心依旧惶惶。
......
就在林牧之全力抗疫之时,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手持州府文书,闯入了寒川县城。
为首者,是一名面色倨傲的中年文官,乃雍州通判府派来的“巡检使”,名为赵德柱,正是那宝光斋赵员外的远房族弟。
“奉州府通判大人钧令!”赵德柱高坐县衙大堂,对匆匆赶来的郑知远颐指气使,“查寒川县令林文渊,昏聩无能,致辖内瘟疫横行,民生凋敝!更纵容其子林牧之,把持工坊,私扩军械,妖言惑众,推行邪法,扰乱民心!特命本官前来巡检,即刻查封工坊账目,停造一切军械,收缴那‘妖雷’图纸!工坊一应事务,暂由州府接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请大家收藏:(m.2yq.org)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